6月13日早刚上班,永寿县纪委800免费电话就急促地响起。“喂,是民情直通车办公室吗?我是店头镇安头村人,我们这里麦子黄了,没有收割机……”自民情直通车“五畅通”机制建立以来,永寿县纪委经常会接到类似的诉求。
永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889平方公里的县域内,纵横分布着891条沟壑,群众反映问题需往返几十乃至上百公里山路。2006年10月以来,群众常见一车身喷有“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字样的面包车穿行在乡村公路上。这是该县纪委监察局为了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专门购置的巡回接访车,群众不跑路、不花钱就可以向纪委反映问题;11月,他们又与县邮政局合作,对寄往“民情直通车”办公室的信件免贴邮票,邮资由县纪委按月结算;不久,800免费举报电话顺利开通,四级信访信息员网络基本建立,网上电子邮箱也正式启用。这“五畅通”举措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民情直通车”。“民情直通车”启动以来,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农业、司法、科技、法院等单位,先后流动下访520余次,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249个村组,接待群众4.5万人次,受理投诉举报566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275件,实现了信访举报的“零距离”、“零负担”、“零积案”。这一创新做法,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内参选编》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在中纪委监察部2007年召开的西南西北片会和2008年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上,永寿县纪委监察局作为唯一的基层县区介绍了工作经验。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香满园。永寿县纪委监察局始终坚持以全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路,审视和谋划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永寿特色的工作品牌,为反腐倡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正如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旭同志说的,“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进取,创出自己的特色品牌”。
2007年6月,全省首家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在永寿挂牌成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效能投诉制、过错追究制等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相继出台。2008年4月,交通违章记分模式应用于重点岗位干部监督管理,先后对年度累计扣分超过12分的8人调离了工作岗位。去年以来,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出台了工程项目变更签证管理规定、建设项目审计监察办法,累计核减资金近3000万元。这些创新的制度和做法有效预防了腐败问题的发生。
文章来源:永寿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