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纪委积极适应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新常态,按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找准职责定位,突出审核重点,体现纪律审查特点,真正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
“严”字当头,抓审理程序。把严明纪律贯穿于案件审理的整个过程,切实履行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职责,对执纪审查阶段材料严格审核把关,重点是审核材料是否完整、立案和“两规”依据及违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量纪是否恰当。对重要环节严格监督制约,重点看初核、执纪审查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使用解除“两规”手续是否齐全,涉案款物处理是否规范,权利义务是否告知。严格遵循程序优先原则,注重程序公正,突出强调对办案程序合法性审查,以程序公正推动实体公正。2017年以来,兴平市纪委共对执纪审查部门移送审理材料不全、涉案款物移交程序不规范、调查报告内容不完整等7起案件进行了及时纠正,较好地发挥了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职责。
“快”字为要,抓审理效率。按照“短、平、快”的要求,在坚持办案基本程序的前提下,把提高审理效率贯穿于案件审理的整个过程,针对当前案件数量多,办理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涉及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简单案件,坚持抓早抓小、快审快结。对重大、有影响的案件,审理部门适度提前介入审理,积极在线索排查、证据采信、法规适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实现案件质量保障关口前移;通过事前指导、提前介入,简易程序审理,提高审理效率。截至目前,兴平市纪委共审结案件23起,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10日,继续保持了十几年案件“零申诉”,实现了质量和效率的双赢。
“治”字为本,抓纪律教育。克服惯性思维,改变过去孤立、片面地运用纪律处分方式,充分利用审理谈话、召开支部大会、处分决定执行、回访教育等机会,加强对违纪党员干部的教育,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审理建议等方式,以案明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及时提醒,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祸,由违纪演变成犯罪,达到“审理一案,挽救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