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执行土地利用法规政策不严格以及监管不力的问题,以坚决执行土地基本国策,推进可持续发展,咸阳市借2011年度土地例行督察的东风,土地整改标本兼治行动快、措施硬,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对例行督察发现的问题边查边整改,对重点突出问题包人包案抓整改,对所有问题归纳分类排出时限抓整改。全市上下迅速形成集中整改的工作热潮。
二是对提出对例行督察提出整改的问题做到“四个到位”。各县市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在整改过程中,要做到立案查处到位。凡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都要逐宗地、逐项目立案查处,做到事实认定清楚,行为定性准确,责任主体明确,依法做出行政处罚。拆除复耕到位。对违法占用耕地、应当拆除的违法建筑物仍未拆除的,必须彻底拆除;应当复耕的,必须全面复耕,绝不能给违法违规用地者观望、拖延的机会。责任追究到位。法院、检察、公安、监察、国土等部门要密切协作,联合行动,对违法责任人,该党政纪处分的要给予处分,涉及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没款收缴到位,对已经做出罚没款的,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追缴力度,确保罚没款全额追缴到位。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一定要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和整改,由转变观念和健全机制入手,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要规范土地审批权责,严格项目建设程序,杜绝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报边建等现象,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区,一定要克服违法是为了发展的思想观念,做到依法依规用地,坚决防止政府集体违法。要认真落实巡查、制止、报告、查处等监管手段,做到土地违法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彻底消除未批先占等土地违法行为。发改、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都要深入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症结,健全监管机制,力求监管更加有力、程序更加严格,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四是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认真研究探讨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办法措施。一是要研究政策。要熟练运用政策破解土地供给难题,在政策范围内争取更多的空间和裁量度。二是要研究土地规划。以规划引领发展,从而减少规划调整,避免违法用地。尤其是对土地二调成果要了解清楚,明白自己辖区内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三是要超前储备土地项目。重视储备项目,提前把项目的各项手续做到位。四是要保证重点项目供地。要把有限的用地计划牢牢地掌控在政府手中,突出重点、保证重点。今年把保障性住房用地做为重中之重,做到应保尽保。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供地未落实的县市区,一律暂停其它项目用地审批。五是要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存量建设用地调查摸底,加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挖潜改造工程,切实做好“空心村”综合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把增减挂钩的政策用到极致,努力实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另一方面,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棚户区、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加大国有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加强对已供地项目的督查,对长期圈而不建的项目,要坚决依法收回土地,绝不能让已批的土地晒太阳。六是要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率。要千方百计增大用地容积率,促进地尽其利、地尽其用,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用地效益。
五是认真做好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对土地违法案件,无论涉及到谁,该立案的就立案,该拆除的就拆除,该没收的就没收,有关责任人该移送的就移送。各县市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逐宗核对监测图斑,判定地块类别,审查实际占用的新增建设用地合法性。坚持内业判别与实地核查相结合,将卫片、图件、批件和实地相比对,重点审核所涉地块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是否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地手续,是否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减少违法用地面积,降低违法用地比例。
六是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在严格耕地保护方面,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对私自占用、严重破坏基本农田,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土地供应原则,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将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在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上,凡项目建设用地能用存量的不用增量,能用差地的不占好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非占不可的要严格控制规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主导作用,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全程监管机制。要积极开展闲置用地专项清理清查行动,严肃查处批少占多、虚报项目套取建设用地规模等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下发责令停工通知书95份,立案87件,撤销非法批准文件15份,收缴罚款2470.8364万元,追缴出让金20760.6501万元,终止合同4份,没收违法建筑物16860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及硬化路面21626平方米,复耕土地578亩,共追究党纪、政纪责任98人,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