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把脉问诊查“四风”对症下药除顽疾
打印

兴平纪委从1月以来,通报1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案例、通报1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暨群众身边“四风”问题典型件;4月,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13个镇办及部门单位进行了通报……今年,兴平市纪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遏制“四风”蔓延势头,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在作风建设方面“深耕细作”,在“聚焦、碰硬、深入”上出实招,通过铁腕执纪、铁腕问责,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聚焦问题导向常吹“监督哨”

针对纠“四风”问题提前进行部署,通过下发通知、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严明纪律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任前廉政考试、廉政谈话提醒、廉政承诺等制度。今年,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50份,先后对25名新提拔任用干部进行网上任前廉政考试;紧扣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专门下发通知,重申纪律要求,节假日编发廉政短信5000余条,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廉洁自律弦,打好“预防针”,把好“廉洁关”;先后开展各类培训和警示教育3场次,接受教育1500人次,用身边事、身边人、身边案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聚焦压力传导上紧“责任链”

该市把约谈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有力抓手和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有力举措,通过“精准滴灌”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分级分层分类进行常规式、提醒式、告诫式约谈,实现了市委书记与市委常委及镇办、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约谈全覆盖,市纪委书记与镇办、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约谈全覆盖,市委常委同分管联系部门责任人约谈全覆盖。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对纪律审查工作滞后,特别是查处侵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工作不力的4个镇办主要负责人和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并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会上对2015年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进行了大会通报,发挥了警示促进作用。

聚焦责任落实用好“反腐器”

按照“三转”要求,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积极探索“精准监督”的路子,开展点准穴位式、专项督查式、内外互补式监督。紧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成立督查组,按照检查对象、检查时间“两个不固定”的思路,对全市各镇办、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进行每周1次的常态化检查,并将访查范围下延至市直单位、镇办、国企以及二级机构和七站八所等,将监督的网络织细织密,重点筛查违反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等问题线索,检查一次,通报一次,整改一次。去年4月份,该市成立三个组,对各镇办领导干部走读、作风纪律等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全市通报了11个单位,处分20人,形成了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规范公务消费和“三公经费”支出,联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倒查,先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2起,党政纪处分2人。

聚焦中心任务紧握“纪律尺”

采取调阅信访记录、入户调查、谈话了解等形式,重点对近年来信访反映的有关涉农惠农资金问题和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线索进行全面摸排。委局主要领导亲自听取信访件的办理汇报,分析疑难案情,对反映出的问题线索,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科学有效确定处置方式,保证初核件的成案质量。严格落实协作办案、线索移送、跟踪督办等组织协调机制,通过信访核查、作风督查深挖案源线索;转变监督执纪理念,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审查重点,抓住基层干部容易出问题的各个环节,坚持从小错、小案、小节抓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聚焦履职尽责高悬“问责剑”

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把问责作为重要抓手,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情节较轻的,当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推动扶贫攻坚行动不力、项目资金监管缺位的,对有关领导干部严厉问责;对情节严重的,责令当事人作出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监管责任。2015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件,党纪处分3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35件,党政纪处分3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对实现群众身边治腐发挥了积极的遏制作用。始终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保持纪律审查的高压态势。突出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对指向性明确的问题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曝光一起,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上一条:秦都区坚持“纪在法前”抓实信访举报工作
下一条:淳化:“三项举措”扎实践行新《准则》《条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