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全力推进涉农领域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近年来,泾阳县纪委监察局围绕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强化监督,突出主业,执好纪问好责,下大力气加强涉农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夯实制度责任,保障涉农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县财政局通过实施财政惠农补贴“一折通”、专户报账制,县扶贫办制定《泾阳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畜牧产业服务中心制定《泾阳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县纪委制定出台《泾阳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派驻监察组试行办法》,并建立定期督查和通报制度,加强项目资金追踪问效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制度和措施不断加强涉农项目的运行管理和使用监督,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2014年以来,安排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6.89亿元,其中,中省14.28亿元,市级0.38亿元,县级2.23亿元。

突出监督检查,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以及政府专项资金等涉农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全县2014年以来出台的惠农社保扶贫等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9次,先后对全县农村改厕工程、张家山泉开发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村级卫生室建设情况、全县新农合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等开展立项检查,并对各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责任及效能监察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各类问题75个,下发监察建议书25份,提出整改意见65条,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5人次,有效遏制了涉农项目运行过程中暗箱操作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规范信访办理,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按照“三规范三提升”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对涉农方面问题注重从信访受理、线索管理、督办检查、信访办结等多个方面规范信访件办理,定期对信访举报件进行排查梳理,注重从信访举报中发现案源线索,逐件明确办理意见和措施,对信访件办理实行销号制,坚持统一受理、统一编号、统一交办、及时督办、限时办结并负责对办理结果进行把关。委局领导包镇包部门,集中开展涉农信访问题集中督办核查。2014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18件,其中,反映涉农信访问题221件,包括涉及农村干部问题210件,涉农职能部门问题11件。涉农方面信访件转立案70件,党政纪处分79人,实施警示训诫58人。

聚焦纪律审查,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持把查处镇村干部在征地拆迁、惠农政策落实、“三资”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作为重点,严肃查处一批“小官大贪”的典型案件。2014年以来,先后对县水利局原局长杨志科套取国家建设项目资金2840万元,私设“小金库”2471万元的违纪违法案件、三渠镇武寨府村原支部书记张荣全违规划拨农村宅基地33院、侵占集体资产7.16万元,违规上报不符合政策低保户13户等一批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有效查处。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初核案件线索199件,立案191件,结案188件,党政纪处分214人,挽回经济损失902.53万元。其中,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34件43人(涉及科级干部10案12人),移送司法机关4件4人。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全县各镇新当选的村官巡回讲“以案说纪”警示课13场次,联合县检察院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18场次,利用县水利局私设小金库案、三渠镇武寨府村原支部书记违纪案等涉农违法违纪案件开展“以案说法”巡回宣讲15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廉洁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泾渭分明”廉政手机信息平台和公众微信、微博的作用,传播廉政知识,传递纪检声音,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淳化县抓早抓小回归纪律审查“原教旨”
下一条:咸阳市掀起学习新《准则》、《条例》热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