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铁面无私清理门户,严肃查处害群之马。”1月3日至5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旬邑县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收看。一时间,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交流群中群情激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畅谈感言,纷纷热议。
张青会(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失去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宗旨意识,也就失去了底线,《打铁还需自身硬》以鲜活忏悔的案例阐述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党员干部有纪委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谁来监督,像视频中所说的,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其中的一个个血泪案例告诉我们,严防“灯下黑”,必须要强化自我监督,无时无处慎独慎微,过去干净不代表一辈子干净,当干部就要时刻警惕糖衣炮弹,把握住自己。
范小军(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不要以为到了纪委就进了保险箱,不会有人管,将自己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率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由一名执纪者,沦落为一名阶下囚,说明没有完美的人性,只有完善的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对每位纪检监察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全民从严治党的前提条件,干净是一名纪检干部必须守住的行为底线,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
崔永超(湫坡头镇纪委书记):一个铁匠只有自身够强壮,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如果把纪检监察机关比作是“打铁铺”、“铁匠炉”,那么,纪检监察干部无疑就是“打铁人”,能不能打出“好铁”,就看“打铁人”自身过硬不过硬,要过硬在思想、过硬在作风、过硬在能力、过硬在学习、过硬在形象。我们要以专题片中的血案为教训,时刻牢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蒙路娟(土桥镇纪委书记):俗语有“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说法。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观看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部专题片,对我教育启发很大,我们要真正做到握好戒尺,坚守底线,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为此要做到三点:一是政治立场“硬”。立场坚定,思想上不动摇,面对诱惑不迷茫。二是理想信念“硬”。始终牢记个人职责任务,头脑清醒,凡事讲原则,讲规矩。三是素质能力“硬”。加强学习,熟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规范,不做“近视眼”、“顺风耳。”
张阿明(底庙镇纪委书记):作为一名乡镇的纪检监察干部,深知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部专题片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为民的工作能力,加强自身廉洁建设,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更好的落实政策。人生是条单行线,只有时刻警醒、时刻自省、时刻改善,才能保持昂扬的工作精神,才能保证头脑的清醒,避免出现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宋小平(县检察院纪检组长):《打铁还需自身硬》电视专题片,展现了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坚持把自己摆进去,坚决清理门户,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我们纪检干部,就要有欲打铁必先硬的气派,在思想上、作风上、能力上先过硬,才能更好地履行好职责,践行好使命,满腔热情地去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吴卫国(县教育局纪委书记):如果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观看了这部专题片,深受教育。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学习各级纪委有关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把自己摆进去。要加强自身建设,心存敬畏和戒惧,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要理直气壮地与腐败背道而驰,敢于同腐败行为做坚决斗争,以清廉形象示人,以铮铮正气示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文蕊(县纪委干部):看了这部专题片,实实在在感觉到纪委也是有人管,受监督的,这是福气。工作中的糖衣炮弹太多,就像视频中所说的,饭局是一个慢慢诱导我们走向深渊的‘邪路’,更是给我们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要做到慎权、慎欲,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作为一名执纪者,人民赋予我们权利,给予我们信任,我们要坚决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严格要求自己,做党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