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坚持把乡镇廉政灶建设作为加强机关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加强管理,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张笑脸迎客、一杯清茶待客、一碗面条送客”,成为该县乡镇公务接待的一种新气象。全县25个乡镇共投入建设资金23.1万元,接待来客2804人次,节约资金41.3万元,有效降低了乡镇公务接待费用,遏制了公款吃喝,转变了干部作风,缓和了干群关系。
领导重视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镇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乡镇廉政灶建设作为塑造政府形象、改善干部作风、降低公务接待费用的重要工作来抓,杜绝餐桌上的腐败,两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乡镇廉政灶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廉政灶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四统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完成时限,统一检查验收,统一实行“1+1”补贴。各乡镇根据县上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建设计划,落实了领导责任和建设经费,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了此项工作迅速启动,深入推进。
确保质量
各乡镇坚持把廉政灶建设作为乡镇机关干部的安心工程来抓,不断完善设施,优化干部职工的就餐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各乡镇都精心布置了至少三间专用房间(一间厨房,两间餐厅),配备了冷藏柜、消毒柜、整套炊事和就餐用具,聘请了专业炊事员,建立了具体管理制度,并落实了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廉政灶建设和管理工作。回龙、云盖寺等乡镇还结合廉政文化建设,制作了一些精美的廉政格言和宣传图片,在机关食堂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为了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在廉政灶运行过程中突出抓好三点:一是环境卫生。各乡镇都制定和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对采购、烹饪、清洁、消毒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用餐环境干净卫生;二是饮食安全。对廉政灶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在工作过程中,仪容整洁,穿戴专用工作服;三是餐饮质量。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每天变换花样,尽量不重复,满足不同就餐者的饮食习惯。通过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使来客留得住、坐得下、吃得香。
强化督查
为了更好发挥廉政灶的作用,县上把乡镇廉政灶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措施进行考核,通过电话督查、实地调研、组织检查等形式,对乡镇廉政灶运行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和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解决存在问题。9月初,县纪委监察局、县财政局组成检查组,对乡镇廉政灶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3个廉政灶地点设在财政所的乡镇责令限期整改,对5个因政府办公楼建设而未建的乡镇,督促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建成。11月下旬,县纪委利用年度工作考核之机, 对乡镇廉政灶建设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全县23个乡镇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2个乡镇因政府办公楼建设,正在建设之中。对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23个乡镇,分别给予1万元、0.8万元和0.6万元的奖励补助,共奖励补助18.8万元。
规范管理
在廉政灶建设过程中,县纪委明确向各乡镇提出了“四不准”,即不准以廉政灶为名,搞豪华装修;不准超标准接待,奢侈浪费;不准个人承包,谋取私利;不准挪用公物,占为已有。并下发了领导干部厉行节约提醒书,友情提醒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各乡镇也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对廉政灶财产管理、物资采购、接待标准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日常公务接待中,坚持来人来客一律在廉政灶统一就餐;制定了具体用餐标准,每人每餐不得超过10元钱,建好伙食帐,按标准收费;坚持就近取材,廉政灶所用食材,一律自产或来自当地,尽量降低费用。通过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了廉政灶的健康运转,有效降低了乡镇公务接待费用。
文章来源:镇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