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以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热情、优质、便捷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团队的宗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便民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1年12月,镇安县制订了《关于在全县推行便民服务制度的实施方案》,包括便民服务制度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服务事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按照“一厅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并联许可、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便民服务建设的进度表。同时,对提供便民服务的内容、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制度、人员进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应进则进”的原则,与经济建设、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咨询、受(办)理、协调、服务、审批、收费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标准,严格把关。年初,他们在条件基础较好的部分村、镇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出了村级便民服务“12345”工作法(即在村上建立便民服务领导小组,开展政策咨询和事项办理两个服务,完善政策咨询、事项直办、事项代办三个程序,实施与农村廉政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帮困、维稳工作四个结合,落实服务工作、监督管理、服务承诺、服务登记卡和服务联系卡五个制度),初步确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的基本框架。同时,在东川、高峰等镇建立镇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明确提出“五规范”(规范机构名称、场所建设、项目进驻、运行模式、运行管理),提升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效率和运行水平,8月份,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会上,组织各镇各部门负责人对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有力推动了基层便民服务制度的落实。
此外,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领导责任制、意见反馈制、督查通报制、检查考核制等配套制度,有力推进便民服务制度落实,防止便民服务走过场。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制订实施了《镇安县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建设以奖代补方案》,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采取集中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全县便民服务建设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便民服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38个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室,11个镇规范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受理事项5811件,已办结5557件,其中为群众代办各种手续4156件,为群众开展技术服务835件,解决群众投诉问题64件,提供用工信息756条。
文章来源:镇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