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强化领导干部廉政教育与监督入手,探索构设拒腐防变的“五道关口”,使领导干部从提拔任用、日常工作到离职调动要过“任前考廉关、任时诺廉关、任后谈廉关、任中述廉关和离任审廉关”,有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
任前要过“考廉关”。从2008年5月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了任前廉政考试制度,并在中纪委组织的会议上介绍了经验。该制度规定,所有拟提拔到领导职位的干部,在公示期内必须参加由纪委和组织部门实施的领导干部任前党政纪法规考试。考试内容局限于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廉政法规和纪律要求。制度实施以来,先后有438名干部参加考试,5人因“考廉”成绩未达到80分被暂缓提拔。“考廉关”的设置,促使党员干部学习常用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树立了法纪观念,增强了“畏纪”意识。
任时要过“诺廉关”。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在宣布任命时,要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作出“廉政承诺”。承诺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应遵守的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个人对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执行、领导干部履行反腐倡廉监管责任等。如果是县区或部门一把手,还要在新闻媒体上作出公开承诺。同时,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每年还通过新闻媒体作出廉政勤政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任后要过“谈廉关”。干部任用后,市县纪委和组织部门召开集体廉政谈话会,从认清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领导干部如何发挥廉政带动作用、如何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等方面,用数据充分、事例具体、言辞恳切的深情规劝和善意提醒,期望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从我做起,勤政廉政。“谈廉关”的设立,再次敲响了廉洁警钟,起到了拒腐防变“预防针”的效果。
任中要过“述廉关”。为了强化日常廉政监督,各地根据工作需要,有选择的抽取部分掌管项目、资金、人事和审批权的县级重点部门和经济基础好、社会发展较快的乡镇主要负责人,每年向县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委员们对述职述廉报告进行公开点评。去年,商南对县10个县级重点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实施述职述廉后,全县领导干部普遍受到震动,勤政廉政意识明显增强。
离任要过“审廉关”。领导干部任职期满退休或工作调动,审计部门将依据有关规定对其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在报经纪检监察机关确认没有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后,方可办理相关任免手续。“审廉关”的设立,有效监督了一把手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规范了公务开支和职务消费过大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文章来源:商洛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