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探索建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打印

如何把基层权力关得进、管得住、关得牢?柞水县不断探索建立精密的“制度网”、拆解制度推行途中的漏洞,确保了把基层权力“关得进”、“关得住”、“关得牢”。

一是关住“一把手”权力。把对“一把手”的监督重点放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在加强平时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每年向全县所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印发“五个一” 日常工作记实手册,实行“五个一”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采取抽查核实、调查访谈方式强化监督。同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德述廉制度,把领导“德的”列入监督范围,目前共有46名科级党政“一把手”向纪委全委会公开述廉,12名述德述廉对象现场接受了纪委委员的严厉质询,对106名主要领导德廉表现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

二是关住重点单位权力。柞水县将监委会监督制度向县直部门和基层单位拓展覆盖,建立包括学校、国土所、医疗部门等48基层站所、企事业单位监委会,对其单位财务事务开展日常监督。并把重大项目派驻监察室制度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在全县13个镇、7个县直部门、6所中学4个卫生院设立了派驻监察室,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哪里,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就健全到哪里。创新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分级分时分岗位管理制度及廉政风险管理承诺、预警、鉴定等配套制度。全县重点部门共排查廉出政风险点5376个,制定完善防控措施2420条,签订廉政承诺书6055份,实施廉政风险预警1538人次,针对苗头性问题开展警示提醒谈话132人次。

三是关住村两委会权力。在落实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过程中,柞水县创新实行了村级财务审批“五笔会签”和事务审批“三会三审”制度。所有村级财务支出票据,必须经村主任、监委会主任、村支书、镇包村领导、镇长共同审核签字方可报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务的审批,须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监委会进行会审,监委会全程参与财务事务审批监督,防止村干部胡支乱花、贪污挪用,滥用职权、暗箱操作等行为。同时,还配套建立了村民纳谏、廉政信息联络员、违纪信息直报、实名举报有奖、监委会成员评议考评等具体措施,强化了监委会各方面的监督职能。全县各村民监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列席村两委会3369次,监督村委会决策和政策执行3420件次,提出意见建议1180条,纠偏146件次,审批村级财务收支资金2861万元,纠正不合理支出63起,对378件村级重大事项实施了全程监督,上报案件线索9件。

四是关住公款接待的权力。在镇“廉政灶”全覆盖的基础上,柞水县建起了县委县政府机关廉政灶, 22个县直部门、13个镇卫生院、23所中小学、9个林业场站和24个基层信用社公务接待廉政灶,实现了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全覆盖。在配套实行了财政补贴、监督举报、接待记录纪实、定期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了“廉政灶”定向审计制度,对镇级招待费、烟酒购置费用等定向审计确保镇级公务零接待。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廉政灶”共接待就餐人员16000多人次,节约经费667.5万元,有效解决了公款超标接待的问题。

五是关住选拔任用权力。在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中,将考试对象由科级领导干部向基层站所负责人、部门股(室)长、村级干部拓展,由提拔任用向干部人事调动、评职晋级、评优树模、发展党员等领域拓展。并推行了任前廉政承诺及谈话考廉环节,采取由现场提问、测评对象回答、现场评分的方法评判干部廉政情况。柞水县先后组织对322名科级干部、452名基层站所长和部门股室负责人、384名村组干部、187名权力岗位干部进行了考廉,3名科级干部、5名股室站所负责人、8名村干部、4名重点岗位干部因考廉不过关在提拔调动、晋级或评优树模时被暂缓进行。


上一条:商州开展专项治理 建立清廉务实机制
下一条:商洛市纪委在全省推出首个纪委电子廉政贺年卡 倡导廉洁过节理念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