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到村到户巡察和举报箱、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群众反映问题越来越方便,问题处理越来越迅速,实名举报不仅随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而且还有奖励,大家都很满意。”柞水县凤凰镇大寺沟村村民梁涛说。今年以来,柞水县全面夯实“两个责任”努力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管党治党“末梢”,以镇办村组为重点,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监督“无空白”、巡察“无死角”。
拓展巡察范围。该村加大巡察力度和密度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干部作风纪律巡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巡察、“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月等专项巡察活动10余项,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重点围绕村级组织及“两委”班子成员遵守“六大纪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扶贫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县直部门扶贫包村工作队纪律作风等开展密集式巡察,建立了巡察问题及整改清单,实行“周巡察、月通报、季汇总”,共开展巡察9次,发现问题线索31件,立案查处10件,使巡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拓展监督方式。在全县81个村(社区)设立了98个纪检监察投诉举报箱,将全县各村(居)民监督委员会主任聘请为监督员,负责管理举报箱并将收集到的意见直报县纪委,每年必须向县纪委提供2件基层案件线索,进一步拓宽了信访举报渠道。开通了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建立了巡回下访登记薄、网络举报登记薄、投诉举报中心接访登记簿、“民情直通车”登记簿“四薄”,由镇办纪委每月巡回各村收集线索,实现了群众坐在家中可举报。组织开展“广场问政”活动,由群众就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向各镇办、县直部门及下属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党政负责人现场进行提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问政现场记录内容和各种渠道收集的问题汇总整理并转交被问政单位进行整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群众监督作用。
拓展举报途径。在畅通电话投诉举报的同时,不断整合网络资源,在县纪委网站上设立了投诉举报专区,建立了“柞水清涟”新浪腾讯微博和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政务微博群,以及“柞水清涟”微信投诉举报平台,依托社区网格和“互联网+”模式,在9个镇办建立了直通村组的便民服务系统,推行了干部作风纪律监督卡制度,印制干部作风纪律监督卡10万张,发放到农村群众、服务对象手中,实现了群众打开手机可举报、拿起电话可投诉。推行了实名举报奖励、实名举报四个节点告知等制度,尊重举报人的知情权,及时向实名举报人告知受理情况,对举报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全面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