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落实“三转”工作要求,强化执纪监督问责,聚焦查办案件主业,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截止11月底,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4件(次),初核违纪线索125件,立案80件,结案79件,销案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2人,其中科级干部27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追缴违纪资金85.34万元。
聚焦办案主责主业,架设“高压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查办案件就是这根“高压线”的“电”。商南县从聚焦办案主责主业入手,架设“高压线”。精简65个由县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为10个;整合内设机构成立了3个纪检监察室、6个监督检查组,配齐配强了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员力量,明确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从事执纪监督问责工作;全额保障办案经费,每年为镇纪委预算1万元办案工作经费,支持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及派驻机构办案;为三个纪检监察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和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办案设备,机关公务用车全部用于办案工作,提高了办案装备现代化水平;建成了96平方米的标准化办案谈话室,组建了一支由50名纪检监察干部和县医院医疗骨干人员组成的办案陪护队伍,确保文明安全办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查办案件工作,优秀干部向办案一线聚集,优质资源向办案工作倾斜,县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将查办案件工作拿在手上,遇有重大案件,亲自指挥,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形成了县委坚强领导,纪委强力协调,部门全力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形成了查办案件高压态势,金丝峡镇扶贫中心主任严某受贿案、原住建局副局长章某受贿案、县疾控中心、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小金库”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和复杂疑难的经济类案件得以突破。
加强办案组织协调,打好“组合拳”
从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拓展案源线索,加强协作配合等环节全面加强查办案件的组织协调工作,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变“单打拳”为“组合拳”。建立了县纪委监察局信访举报中心,开通了12388举报电话,“鹿城清风”微信平台,设立了“五治”举报电话,在县纪检监察网站设立了举报箱和纪委书记信箱,县城区个街道、社区、车站设置“广场问政”意见箱,完善“信、访、网、电”的立体信访举报体系,广泛搜集案源线索;实行监督检查与查办案件相结合,县纪委联合县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力量组建6个干部作风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县所有镇、部门、单位进行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对发现的违纪线索,够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目前点名道姓通报曝光92人,查处违规违纪干部职工19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警示训诫59人;加大与公检法司及行政执法部门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力度,严格落实案件线索相互移送和定期报送制度,对移送和报送的案件线索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予以党政纪处理,今年在查办县疾控中心及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小金库”案等重大案件时,由于涉案人员多、金额大,复杂疑难问题多,在县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协调下,公安机关负责找人,检察机关负责法律认定,财政、审计部门负责账务清查、审计,部门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参与外围调查,内部稳控,形成了查办案件工作强大合力。
健全办案体制机制,实行“零容忍”
建立反腐败工作研判、案件查办“双报告”、查办案件年度考评、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实名信访举报告知、信访举报证人保护、案件调查方案报批、案件集体研究审议、 “日询问周汇报月督查”办案、重大典型案件剖析等多项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严格规范纪检监察查办案件工作,不搞“一阵风”和政治运动,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实行“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快查快结。加大失职渎职类案件的查办力度,查处了破坏森林资源、校园安全、低保问题财产损毁等一批涉及面广,涉案人员多且有影响的责任追究案;对擅离职守,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的工职人员也坚决予以立案查处,严肃了纪律,整肃了作风;加大农村基层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村干部滥发津贴、补助,不正确落实惠农政策,骗取、冒领民生保障资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在查办案件中出现的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此类问题稍有滋长坚决予以杜绝,对1例跑风漏气的问题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对办案瑕疵实行“零容忍”,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实行“四级审理”严把办案质量关,即基层办案单位初审、县纪委审理室协审、县纪委案件审理小组会审,县纪委常委会定审,对案件中出现的瑕疵予以改正,对案件定性不准确,出现的畸轻畸重予以纠正,做到既不出现一起冤假错案,也不使一名腐败分子或违纪人员成为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