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的村务透亮了、办事靠谱了,我们心里踏实了。”“踏实”村务既兜了集体的“家底”,又洁了干部的“班底”,明了村民的“心底”,凝聚了民心,融洽干群,这正是群众盼望的么!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元明村村民周欣对村上村务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这也正是商州区下硬茬治理村务公开、推行民主监督制度带给群众惠民效应的真实写照。
商州区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在全区范围内所有的行政村陆续推出并完善执行“村务公开鉴定”、“三资”管理程式化、“三议两公开”、“村官任前考廉”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受到了省、市两级的高度肯定。
“村务公开鉴定”从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入手,通过探索实施以加强村级政务事务公开监督为内容的"村务公开鉴定"制度,既明确了监委会的工作着力点和参与管理的切入点,理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和监委会的关系,又实现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和真实。商州区在全区416个村、社区全面推行村务公开鉴定制度,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公开事项作公开鉴定,并将村务公开鉴定结果作为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审批涉农事项的重要依据,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努力提升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三资”管理程式化从信息化、制度化入手,一方面对农村的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提出防控措施,有效解决监督不全面、不及时、不深入的问题,另一方面改革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制度解决资金管理无序、资产管理无效、资源管理无章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区已清收未及时入帐村级集体资金6.2万元,进行财务公开13期,有力的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村级集体资产台帐4239个,实施资产评估和招投标租赁出让11起,实现了资产利用的最大效益。建立资源登记簿418册,资源承包租赁100%实现了合同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农村资源管理长效管理机制。
“三议两公开”以推进村级事务流程化为重点,规范和落实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全面实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大力推行村(居)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告、实施过程及结果公示为工作流程的村务运行新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确保村级事务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执行,常态运行。据不完全统计,“三议两公开”推行以来,商州区386个村委会,1806个村民小组开展了村组重大事项票决工作,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林权制度改革、村组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进行了票决;提出 “三议两公开”提议5835件,票决通过5684件,通过率达97%。共有235677人参与了票决.促进村务管理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地加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商州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村官任前考廉”将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制度向村级延伸,对村级换届中的村党组织成员拟任人选、村委会和监委会成员拟任人选实施了“任前考廉”, 有效增强了村干部学习党政纪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遏制了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让村民用上“放心村官”。 至目前,全区各镇办418个村(社区)的2000多名村党组织成员拟任人选,4200多名村(居)委会和监委会班子成员拟任人选参加了“任前考廉”。
“踏实”村务的实施,使全区农村村务管理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村民的需求及切实利益出发,把村级事务全部公开,特别将党和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村级集体土地承包出租或征用情况、新农村建设工程招投标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公布于众,实现了由单纯的财务公开向村公共事务公开转变。同时,让村民参与村务决策的整个过程,避免了村务工作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反响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让村民从村务公开中理解、支持村干部,实现了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转变。当然,办事结果向办事程序标准化的转变,更使重大问题,尤其是涉及到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大事,决策更加民主化、程序化和公开化。目前,全区在村级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村官的廉政意识普遍增强,使村务办理过程中村民知晓及时,质询充分,大大避免了村民与干部之间的矛盾,有效遏制了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文章来源:商州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