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转变信访举报工作方式,畅通信访渠道,全力打造一条方便快捷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绿色通道”,确保群众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违规问题举报能够快受理、快查处、快反馈。
转方式,开门下访纳谏。结合“三转”要求,该县不断转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方式,实现了由坐等上门、电话询问向摸排倒查、积极下访转变,拉近了纪检监察机关和农村群众的距离。实行了委局班子成员连片包抓制度,由委局班子各成员包抓镇办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包抓单位摸排线索,通过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形式,深入农户家中、田家地头,采取入户走访、上门征询等形式,了解群众对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及镇村干部的反映,今年以来,县纪委各常委带领分管各室人员深入镇村部门下访37次,收集线索46件,进一步丰富案源线索,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架桥梁,方便群众举报。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县纪委监察局在县委、县政府大门口设立了全省首家县级纪检监察投诉举报中心,建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设立了投诉举报箱,每天由1名分管领导和2名干部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建起了全县9个镇(办)、28个部门纪检监察投诉举报中心,印发了作风纪律监督卡10万余张,通过广泛设立民情直通车投诉举报信箱、投诉举报电话、网上投诉举报信箱等形式,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信访网络。开通了“12388” 投诉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开通了“柞水清涟”微信平台、微博、县纪委舆情监测群等,实现了群众网络举报一点通、手机摇摇可举报,确保了投诉举报信息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处理,使信访举报更方便、渠道更畅通、调查处理更快捷、回复解答更及时。
强措施,确保迅速办理。认真落实省市推行的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信访听证终结等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名举报奖励机制,设立了实名举报奖励资金,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实名举报41件,经初核转立案32件,28名实名举报人得到奖励,兑现奖励资金31800元;推行了实名举报“四个节点”告知制度,大力倡导实名举报,在受理、初核、立案、办结四个环节,及时向实名举报人告知受理情况、办理进度、处理结果,让举报人全程参与信访件办理工作,有效化解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难题,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建立信访举报监督、办理督办、信访了结案件三查等多项机制,促进了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办理能力不断提升,确保群众满意。
截止目前,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264件,接到上级部门和单位转办交办信访件92件,初核338件,立案17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9人,投诉举报数量及初核率、办结率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