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 “三转”要求,聚焦主业,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更好的倾听民情民愿,畅通群众呼吸道,打通“最后一公里”,筑牢基层反腐防线,山阳县纪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镇纪委委员工作室”制度,充分发挥镇纪委委员作用,有效解决基层查办案件干部力量不足等问题,促进了镇纪检监察工作上台阶。截止目前,全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0(次)件,初核85件,立案44件,结案25件,处分30人,涉及科级干部6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镇纪委委员工作室制度对纪委委员工作提出“五个明确”,即: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镇纪委委员列席镇党委会,直接参与镇上的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表彰奖励等事项,对村上要开展廉政教育、指导村委会工作、对村上工作进行监督、受理来信来访,镇纪委委员实行包片驻村制度,在村委会活动场所对纪委委员进行挂牌,公开纪委委员的姓名、职务、电话、工作职责,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委员在走访调查时以低保户、残疾人、五保对象、困难党员、特困户为重点,围绕中央“八项规定”、“三难”问题专项治理、五项惠民政策贯彻落情况为重点,对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监管以及农村低保发放、退耕还林资金兑现等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三是明确工作时限。每月5、15、25日定为委员驻村下访工作日,委员在走访时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委员走访入户调查表、问题梳理汇总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造册登记、分类处理,认真填写受理问题督办单、“一岗双责”落实单、问题办理结果反馈单。
四是明确工作程序。委员对收集到的群众反映问题要分类整理,对反映干部作风、违法违纪问题,由受理的纪委委员三十日内进行初步核实,初核属实的,由镇纪委成立调查组,由该纪委委员牵头,对反映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对初核失实的问题,由受理的纪委委员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书面答复,并存档销号。对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登记后三日内转所包村两委会,并督促村两委会根据所反映问题大小,性质,限时办结,政策范围内无法解决的,由村两委会负责给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同时销号。
五是明确工作考核。为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县纪委制定出台了考核《细则》,对镇纪委委员工作中成绩突出、有重要贡献的,给予表彰奖励,在年度考核中优先推荐为年度优秀公务员等先进个人,并在推荐和机关遴选干部时,可优先作为后备人选;对镇纪委委员不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年度工作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连续三年工作考核不合格的镇纪委委员不得作为下一届镇纪委委员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