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柞水县沙坪村四组白家沟移民安置点40多户村民高兴万分,原来是他们前几天联名向村上反映的该移民安置点仅有一个公共厕所、长期无人管理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村上给他们建起了干净卫生的新公厕,并将解决方案进行了公示,这得益于设立在村委会门前那个小小的纳谏箱。
为改变过去单一的违纪举报为听民声、解民忧、征民计、促和谐、促落实、促发展的干群连心机制,今年以来,柞水县纪委监察局努力探索便民服务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一改以往各单位设立“意见箱”、“举报箱”往往流于形式、实际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做法,在全县推行了以注重实际效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为内容的村民纳谏制度。由新成立的各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实施,在全县120个村村委会驻地或村民居住密集区设立了180余个村民纳谏箱,鼓励群众把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要求、对镇村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通过匿名或实名向纳谏箱投送的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心声,接纳群众意见建议。
为使群众反映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该县建立了严格的村民纳谏工作流程,规定每月15日和28日为开启纳谏箱的固定时间,开箱时由两名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村委会成员同时在场,并对意见建议进行如实登记。采取限时批办,5日内批转村两委会,采取召开“一事一议”听证会、村两委会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结合开展上门纳谏活动以及轮流坐班接待、预约接待、召开谈心会或设立纳谏接待日、纳谏电话、有奖纳谏等方式,进行研究解决,并将解决结果在纳谏箱公示牌上进行公示,需要向纳谏人回复或向特定对象进行反馈的,及时进行回复。确保群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通过纳谏箱征求的意见建议1879条,办理并答复1861条,18条正在办理中,村民纳谏制度已成为该县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深受群众好评。
文章来源:柞水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