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开通“绿色直通车”为民服务办实事
打印

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落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解决群众诉求难、办事难等问题,山阳县开通以“民情民意直通、惠民政策直通、群众办事直通、干群联系直通、矛盾调处直通、纠风监督直通”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直通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把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进一步延伸触角、打通经络,着力于民意上得来、政策下得去,着力结实“123”民情收集整改网络:建立三级民情信息员、电子信箱、热线电话全天候民情收集一张网,组建由驻村包联干部、村组长、上岗党员和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的两支民情信息员队伍,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问题反映、民事代办等服务,依托村级民情恳谈会、镇级民情交办会、县级民情督办会进行整改筛选,建立了能办即办,不能办及时逐级上报的民情月报制度。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共收集民情民意1.21万条,化解办理率98%以上。

二是把转变窗口服务单位办事作风作为重点,县上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完善了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机构,编辑印发了《惠农政策汇编》和《便民服务手册》,收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十个方面119项惠民政策,涉及72个管理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的服务事项,推行群众办事引导员制度和一单式告知制度,做到服务内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热线电话“六公开”给群众办事提供了“千里眼”“点菜单”。电力部门推出了“温馨服务”,广电网络推出了“一刻钟服务圈”,农业系统推出了“农技服务直通车”,卫生系统推出了党员志愿者“医疗服务直通车”,大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就简办事。

三是把加强干群联系沟通作为工作切入点,在县级领导干部中推行“一联五帮”制度,32名县级领导干部共联系32个后进村,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致富典型户、普通党员户、信访户、村(社区)干部户160户,从不同群体知民情、解民忧。坚持科级领导干部每年进农村、进基层、进企业排忧解难不少于90天,实行机关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37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321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名有能力的党员至少联系帮扶1户生活困难群众,承诺为群众办实事3.2万件。今年以来,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面达到了100%,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1.5万件。


上一条:镇安推行“四个零”提升信访举报工作水平
下一条:洛南:狠抓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促进党员干部作风不断好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