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积极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八项措施,扎实认真开展各项为民服务活动,为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133”扶贫工程和爱民大走访活动。丹凤县从今年起,抽调县、镇两级1000名干部用3年时间,包扶3万户农村低收入农户,帮助谋划致富项目,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大力实施稳粮扩经、畜产增效、优果提质、劳务保现、三产增收“五大工程”,扶持发展肉鸡、生猪、肉牛、葡萄、山茱萸、核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力争通过三年帮扶发展,到2013年实现全县3万户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3000元以上,其中1万户实现稳定脱贫、1万户收入显著增加、1万户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止目前,全县已投入帮扶资金512.6万元,实施致富项目122个,帮扶贫困户1865户。在全县开展“县级领导村村到、乡镇干部户户到”爱民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宣传党的政策,检查各项惠民措施落实情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村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兴办产业促农增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群众立场、群众观点主题教育活动。从5月中旬至7月中旬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各镇、各部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贴近群众,认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进行了对照检查,重点开展了“六查六看”活动。结合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村村到,镇干部户户到”活动,积极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各镇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采取“自己找、领导点、群众评、组织帮”的办法,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个人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努力改进提高。蔡川镇、月日镇党委精心准备,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县人社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撰写对照检查材料35份,党员干部对群众观念、工作作风、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5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结合建党90周年深入基层开展关爱基层党员活动。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活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拿出5万余元的慰问品及慰问金对149户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县委组织部为16个乡镇党委分别拨付慰问金1000元,为县直7个党(工)委分别拨付慰问金500元,在单位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抵出相应配套资金,对169名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尽可能扩大慰问面。同时,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党员共庆“七一”活动,倾听党员群众呼声,调查了解村情,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离职村干部中的困难党员体检活动和农村、城市老党员观摩活动。组织对累计担任村主要干部30年以上且年满65岁的离职村干部中的困难党员进行健康检查,让困难党员、老党员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组织23个党委60周岁以上农村党员和城市党员参加城乡交流活动,让老党员了解改革开放以后我县城市及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成果。
四是在基层推行“四有三定两评议”制度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积极推行服务群众“四有三定两评议”制度,要求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探索新形势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四有三定两评议”制度。实行“四有”工作法,即群众有干部联系卡,零距离服务群众,干部有民情日记,群众的事心中有数,村有民情意见箱,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镇有民情台帐,村情民意有据可查;制定“三定”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办法。即支部定规划、干部定任务、党委定奖惩;建立“两评议”制度,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即镇党委每季度集中评议一次镇村干部,党员群众每半年集中评议一次镇村干部工作。
五是深入基层开展“为民服务、树旗争星”主题实践活动。以丹办发〔2011〕44号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为民服务、树旗争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活动开展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研究,扎实安排,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思路向惠民富民汇集,工作向为民利民凝聚,作风向亲民爱民转变,突出联系群众,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争当服务群众模范。同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共调处化解民事纠纷及矛盾108件。
六是开展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深入基层挂职锻炼。丹凤县以“三进三联”为载体,设置岗位、精选干部,积极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工作,严格按照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工作要求,坚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放手使用、管理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等四个方面,着力为双向挂职干部打造锻炼成长的“摇篮”。县委在挂职基层的90名干部职务安排上大胆探索、放手使用,结合岗位需求和挂职干部任职经验、经历和专业特长,让他们担任镇长助理、村主任助理、新农村示范村指导员等职务。共选派县直干部赴镇挂任镇长助理31名,赴中心工作挂任指导组长21名,赴村组挂任主任助理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32名,选派大学生村官赴镇挂任团委副书记或妇联副主席16名。对下挂到乡镇或村挂职的干部,给予实质性具体分工,使其独当一面负责开展工作;要求各挂职单位给挂职干部挂实职、给实权、负实责,多交任务,多压担子,为他们施展才能、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同时,针对挂职干部的特点和优势,用其所长,并根据挂职干部个人能力素质情况适时调整分工,多岗位锻炼。
七是深入基层督促检查促干部提素质变作风。去年以来,县委提出了“思想大解放、作风大整顿、干部大培训、素质大提高、工作大落实、形象大提升”的工作要求,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思想解放和纪律作风整顿,在全县推行明查暗访、“八办”工作法、干部作风投诉以及督查督办跟踪问效等制度。在活动中,县委下硬茬、动真格,着力解决乡镇干部“走读”和县级机关干部服务不优等问题。由县级领导带队,坚持每周对乡镇、部门干部职工在岗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县通报。今春县委将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针对查找出的干部作风存在的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干部去向公示、记民情日记、干部评议等十项有效举措,进一步严肃干部纪律,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
八是在基层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制度。从乡镇抽调驻村干部,下派到工作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从事村民来信来访接待、日常村务协调、扶贫帮困、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传达党的政策等工作,有力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深受群众好评;为深化“富民和谐”党建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在乡镇设立为民服务代理中心、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室,制定为民服务代理制度,下发为民服务代理明白卡,公开代理事项、程序、村代理员及其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办事,既给群众节省了路途费用,又让群众尝到了省钱、省力、省时的甜头,深受群众欢迎。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