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找村干部办点事、盖个章子比较难,要么到村干部家里找,要么到田间地头,还经常找不到人。现在好了,只要到村委会办公室,随时都可以找到人。”家住红岩寺镇正沟村五组的李逢春高兴地说。这是陕西省柞水县今年全面推行“村官”持证坐班办公制度,方便群众办事的结果。
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和“阳光操作”原则,县纪委监察局出台了村级干部坐班制度,要求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轮流坐班,随时处理村内日常事务,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对坐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需转交他人办理的事项,由受理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向当事人反馈办理结果。对属于村级管理的事项,坐班人员要随时受理处置。对不属于村级管理的事项,及时报告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明确答复,限定时限,协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保证受理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该县还推行村干部集体办公日制度,回顾总结本月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村内重要事项和热、难点问题,确定下月工作重点。
村干部在坐班时,对群众提出的各种事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圆满解决,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告知当事人到有关单位办理,并帮助做好联系工作,努力达到群众满意。全县还统一制作了坐班村官《上岗证》和村级《今日值班牌》,将坐班村干部姓名、联系方式及坐班时间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布。他们还建立村官坐班《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村级办事程序》、《村级服务项目》和《村级服务流程图》和《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通过填写《村级工作日志》,详实记录反映坐班期间发生的一切事务。
县委将村干部坐班作为村级党组织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和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填写《村级工作日志》,详实记录反映坐班期间发生的一切事务。将定期组织全县16个乡镇的联乡包村干部,采用查阅工作台账、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和电话抽查等形式,对村干部坐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一次定为不合格的由村党支部提出警告,并进行公示。一年内两次为不合格的,由村党支部对其谈话并做出书面检查。一年内三次为不合格的,村干部年底不予评优。产生重大恶劣影响的,依据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进行追究。
实施村级干部坐班制度以来,有效地转变了村干部作风,方便了群众办事,维护了一方稳定。目前,全县坐班村干部,已为群众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证明和计划生育指标申报等事项1000余件,接待村民办事和群众来访7800多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15起,群众反映的64个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文章来源:柞水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