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六张牌” 惩前又毖后   

——宝鸡市纪委监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打印

“自从潜逃后,我过着犹如老鼠一样的生活,东躲西藏,无处安身。妻子出车祸去世不敢送一程,年少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父母无法照顾。感谢你们把我带回来,让我有新的开始!”这是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宽民贪污受贿案重要证人朱某某被劝投案后向宝鸡市纪委监委追逃组人员说的一段话。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执法者,更是政治工作者。如何发挥政治优势,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宝鸡市纪委监委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审查调查前、中、后各个环节,灵活巧妙打好“初心牌”“情感牌”“证据牌”“政策牌”“回访牌”“警示牌”,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得到充分体现。

“审查调查的目的是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审查调查工作方式应当是同志式、关怀式、帮助式,促使审查调查对象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宝鸡市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坦言。为此,他们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审查调查前,针对被调查人心理落差大、对抗抵触情绪重的特点,巧打“初心牌”,对调查对象以同志相称,安排其学习党章党规党纪、重读入党志愿书,唤醒其初心意识、党员意识、组织意识,促其正确面对组织调查,真诚承认错误,主动交代问题。审查调查期间,对有对抗、戒备心理但又十分重感悟的调查对象,善于用好“情感牌”,利用亲情、友情感化引导,触动其最敏感的心弦,促其加速思想转化、幡然醒悟;对有侥幸心理的,则通过巧妙出示证据,打好“证据牌”,打掉其侥幸过关的幻想;对拒不交待、企图蒙混过关的,则打出“政策牌”,以党规纪法政策教育为主,向其阐明主动交代与对抗审查的后果,促其向组织坦白问题。

“你现在出行,飞机、高铁都坐不了,一路上处处是关卡。”“你如果始终不愿意归案,你是在逃人员,孩子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孩子高考、参军能行吗?”“如果你回去了,结了案就能恢复自由身,从此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张宽民贪污受贿案重要证人朱某某在外潜逃长达1年零8个月,宝鸡市纪委监委追逃组费尽周折找到其藏身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一方面苦口婆心地向其讲法律、讲政策,并换位思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上感化,另一方面,也向其晓以利害,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对拒不到案的在逃人员坚决抓捕的决心。“情感牌”“政策牌”的巧妙运用,终于使其迷途知返。

宝鸡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在办理该市原卫计局局长宁建国严重违纪违法案时,宁妻刘某被留置后起初拒不配合调查,后来办案人员了解到刘某最关心的是她刚满月的外孙,便通过网络视频让其实现了心愿,不久后刘某便主动交代了许多调查组尚未掌握的违纪违法事实。

查办案件、惩戒干部不是根本目的,让干部警钟长鸣少犯不犯错误才是最高境界。为此,宝鸡市还探索建立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回访机制,在审查调查结束后,通过登门访问、个别谈话等方式,打好“回访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受处分干部放下思想包袱、重整行装再出发。同时,还建立了以案促改长效机制,打好“警示牌”,先后在112个单位公开宣布处分决定,127个发生副科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均在内部开展了警示教育,切实起到了“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方”的效果。(宝鸡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纪检人·镜头】太白:扎实做好处分执行“后半篇文章”
下一条:麟游:突出五个重要专项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