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鸡市金台区纪委监委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上坚持内外宣并重,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表达,以主流媒体宣传为主线,以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为依托,以创新载体为手段,以筑基固本为目的,用心、用情、用力,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舆论氛围,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以主流媒体宣传为主线,提升廉政文化引领力
“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发挥着政策解释、舆论导向、鞭挞腐恶及鼓舞人心的关键作用,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让广大群众了解我们纪委监委日常开展的监督执纪工作,也能够展现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好转的政治生态。展现的是纪检监察机关正风反腐工作成果,传递的是崇廉尚洁的社会正能量,这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在年初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金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胡东强调。
金台区纪委监委采取分解任务、命题写作、通报点评、示范带头等方式推动外宣工作。年初下发宣传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给年轻干部命题限时完成,区纪委主要领导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署名文章,在全区纪检监察宣传暨全员培训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其他常委(委员)亦带头撰写宣传稿件,形成全员参与撰稿的氛围,确保外宣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截至12月7日,在各级主流媒体刊载稿件共计120篇篇。
以打造特色阵地为依托,提升廉政文化影响力
2020年11月25日,金台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被宝鸡市纪委监委命名为宝鸡市廉政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立足于抗战工业遗址文化特色,建成了以“清风习习、新村新规、持厂以俭、节俭支前”等四个故事为内容的廉政展馆。除此之外,每栋楼门沿边都嵌有古训的十里铺宏文路东社区、以知青文化为基础的金河镇周家庄村、建成廉政长廊的新福园中学、最具党建特色的非公企业陕西西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4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也已被市纪委监委命名授牌。
“我们将继续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扎实开展‘六进’活动,强化特色阵地建设,丰富文化内涵,创新展现形式,增强教育实效,努力把廉政教育基地、示范点的作用发挥好,把风清气正的氛围营造好。”金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走进金台区,一条条反腐倡廉条幅醒目直观,一句句廉政格言庄重严肃,一幅幅廉政漫画诙谐深刻,徜徉街道社区,清廉之气沁人心脾,给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深深烙上“尚廉”印记。
以创新载体为手段,提升廉政文化渗透力
创新是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活力的源泉。年初,金台区纪委监委对《金台廉政》微信公众号作了新规定,要求每天及时发布更新中省市区纪委重要部署和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动态信息,开设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专栏、纪律宣传教育活动月专栏、以案促改、三化建设、学习准则、条例专栏等,持续报道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效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6月初,由宝鸡市纪委监委、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金台区纪委监委创编、宝鸡艺缘春艺术有限公司排演了现代廉政豫剧《荷塘清清》。该剧聚焦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旨在以优良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以宝鸡优秀剧目在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展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剧已走进金台、渭滨、麟游、眉县、扶风、陈仓、千阳、凤县、凤翔、陇县等地巡演13场,观看的党员群众达万余人。他们还挖掘出老村支书杨祥瑞、张秋云等当代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典型代表。随后,以“牌匾历史、典型事迹、传承教育”为主线,通过古代、当代情景演绎、纪实、访谈等拍摄手法将监察御史杨茂家风故事展现出来。
以筑基固本为目的 提升廉政教育感染力
今年以来,金台区纪委监委把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作为构建“三不机制”建设的有效手段,结合开展赵正永案、“突出四去、扫浮去虚”专项整治活动,着力纠治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庸懒散浮虚”问题,固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教、以案促建成果,形成加强纪律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出台《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开展以案促改的依据、原则、对象、情形和程序予以明确和规范促进了干部纪律作风大转变。
“对走在危险边缘的干部,如果家人拉一把,就会迷途知返;如果家人推一把,就会跌入深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严于律己,做好表率。”这是金台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胡东在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助廉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前,组织干部及其家属一同观看了廉政豫剧《荷塘清清》及廉政文化三秦行—话剧《家风》。会上,干部家属对如何支持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好工作、当好“廉内助”,吹好“枕边风”,更好发挥家属监督作用畅所欲言。他们还与家属签订家风建设承诺书,提醒家属要严把家风。截至目前,已对2名干部通过家访方式进行提醒谈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步,金台区纪委监委将按照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总要求,让纪检监察宣传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助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唱响更加强劲的金台廉政好声音。(金台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