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扶风县各镇、各部门、窗口单位负责人轮流作客县电视台《行风视点》栏目,解答广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其他基层群众关心的问题,县纪委通过电视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处理,有效规范了各级干部的用权行为。
一、部门联动,整合媒体资源。2007年,县纪委牵头,与县委办、政府办、文广局等部门联合创办《行风视点》电视专栏,实行“电视问政”。将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纪检监察网等媒体资源统一归口到《行风视点》栏目;并整合县长热线和工商、环保、物价等部门热线,着力构建作风效能和政风行风问题投诉、受理、办理、落实、反馈、监督“六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新模式,实现由“单一平台”向“立体交叉平台”延伸。县财政每年为栏目预算专项经费,保障栏目正常运行。
二、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流程。为确保《行风视点》这一电视问政栏目深入发展、常态运作,该县着力建立健全了五大工作机制。一是工作例会机制。县纪委牵头,从电视台、纠风办抽调专人,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确定电视问政节目内容、策划调度节目制作。二是问题发现机制。通过开展明察暗访、收集网络舆情、开设12388举报热线等办法收集问政线索,确保《行风视点》制作题材贴近群众。三是题材审查机制。以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为导向,对问政题材层层把关审核。四是跟踪落实机制。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单位承诺事项,特别是对曝光的行政效能、干部作风方面问题以及民生诉求,由县纠风办建立台帐,全程监督整改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台帐不销号”。五是信息上报机制。对于《行风视点》栏目中播放及不宜播放的信息,每季度作出总结,以《扶风情况》形式报送县级领导参阅,为县委、政府决策及掌握民情民意提供信息服务。
三、创新方式,提高节目质量。一是注重节目题材的灵活性。《行风视点》栏目设有“效能之窗”、“曝光台”和“民生热线”三个子栏目,较好地涵盖和反映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向全县公布5211676热线电话,扩大群众参与问政的范围。2013年,民生热线已接听群众来电232个,其中121个问题列入《行风视点》电视问政栏目,35个问题当场处理完结,42个问题形成内参送呈领导阅处。三是注重电视问政的时效性。《行风视点》栏目自创办以来,坚持每周五晚8:20准时播出,持之以恒扩大和固定受众。四是注重节目内容的权威性。《行风视点》栏目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县政府纠风办和县电视台具体负责,对于每期节目中曝光的问题和事项,做到用事实说话,曝光不留情面,问责不留余地,保证了节目的权威性。
四、查究问责,推动作风转变。把查究问责作为提升电视问政效果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健全查究问责机制。出台《效能监察处理十条规定》、《规范会议、文件和领导同志公务活动十条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制度落实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等,明确规范暗访、曝光、访谈相关责任人、下发监察建议书、问责等程序。二是坚持纪委主导查究问责。对电视问政暴露出来的问题,由县纪委、监察局进行严肃处理,严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今年以来,已对县教体局、水利局实施效能问责,查纠教育乱收费等问题36个,对渭河治理等12个重大项目实施全程跟踪问效。三是通过栏目及时反馈查究动态。对查究出来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行风视点》栏目进行曝光,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已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力的6起事件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