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站所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环节,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容易伤害群众利益。近年来,我市 80%以上群众投诉都集中在基层站所。为有效解决一些基层站所中存在的作风不实、宗旨意识不强、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2009年以来,我们坚持建创并举、以创促建,扎实推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站所的作风转变和全市政风行风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调查研究,规范创建标准
开展创建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规范的标准。为此,我们深入乡镇站所、窗口单位开展调研走访,学习参考各地、各行业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提出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基层站所管理服务水平。要求每个参与创建的基层站所年内至少为群众办两件以上实事,全面落实行风建设“五项制度”,基本实现“五化管理”。“五项制度”,即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以及投诉处理制。“五化管理”,一是业务管理流程化:站所业务工作程序清晰、简洁,群众一目了然,减少群众问询,缩短办事时间;二是岗位管理标准化:站所每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考核标准;三是行为管理规范化:有明确细致的工作人员语言规范、行为规范、服务规范;四是绩效考核定量化:实行量化考核,突出量化内容和岗位差异,有明确细致的共性要求与个性岗位考核内容;五是行风监督经常化:建立全方位的行风建设监督网络,聘请有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开展经常性的内部行风检查监督。同时,我们出台了《宝鸡市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考核标准》,明确了创建内容及目标,确定了创建“规定动作”,使创建活动有章可循。市车管所陆续推出流动车管所、大学生假期考试专场、开设车城便民点等十项便民服务新措施。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在标准化建设中,仅编制的工作标准就有67项,涵盖了上至领导、下至工勤人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二、注重思想发动,强化创建意识
活动开展之初,我们针对部门和基层站所部分人员中存在的“不愿创、不敢创、不会创”的问题,注重思想发动,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合力共为。
一是加强教育,解决“不愿创”的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开展“营造新风气、树立新形象”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各单位围绕怎样为群众服务、如何让群众满意、抓创建促进经济发展等专题,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座谈讨论,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活动、人人关心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较好的解决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不愿创”的问题。
二是注重引导,解决“不敢创”的问题。针对部分站所干部职工存在的基础设施差、畏难情绪大的问题,我们及时明确,创建不唯硬件,重在群众满意,要在为民服务办实事上有作为、创特色,在便民、利民上有创新、有突破。通过引导,转变了干部职工观念,解决了 “不敢创”的问题。
三是问计于民,解决“不会创”的问题。针对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的为民办好事办法少、思路窄,不知如何创建的问题,我们在基层站所采取向服务对象述廉述效、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面对面征求意见,拓宽思路,解决了“不会创”的问题。
三、实行典型带动,提升创建质量
针对基层站所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我们按照分步实施、重点推进、典型带动的思路,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抓重点站所,分步有序推进。2009年,市纠风办重点抓了基础比较好、管理相对规范的国税、地税、工商等19类站所的创建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市、县两级共评选表彰了100个人民群众满意示范基层站所,向省纠风办考察推荐10个标兵站所,实现创建百所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目标。2010年,实行百所带千所,实现了创建工作全覆盖。2011年我们重点是抓提升、上水平。
二是抓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据重点创建情况,确定受省上表彰的10个创建标兵站所为全市创建工作示范点,组织各创建系统单位前往取经学习。2009年9月,召开了全市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了12个基层站所的创建情况,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抓典型宣传,弘扬新风正气。多次编发创建工作简报,并在《宝鸡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集中宣传先进典型和为民服务的好做法、新举措。同时,还协调市供电局、渭滨国税女子办税服务厅等创建工作具有鲜明特点的单位制作了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扩大影响,弘扬新风正气。我市的创建工作经验也先后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和省纪委《党风与廉政》刊登。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成效
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创建活动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进行。市、县纠风部门负责总体部署及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主抓基层单位创建,形成“党政统一领导、纠风办组织协调、部门行业各负其责、基层站所广泛参与”的创建活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检查指导。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市纠风办领导带队,先后多次对县区、部门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走过场。对检查中发现有严重问题或被群众投诉查实的已命名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坚决撤消命名。2010年,针对群众多次反映市级创建优秀单位市房管局房屋维修管理所因科室之间推诿扯皮不能及时解决屋顶漏水问题的投诉,经核实后撤消命名,并通报批评,形成了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
三是强化群众监督。结合创建,我们同步开展了对基层站所的行风评议。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在辖区的民主评议中进入前三名的基层站所,方能推荐为受上级表彰“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同时,将评议结果抄送各站所上级部门,作为干部考核、单位评优重要依据,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
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基层站所为民服务意识和规范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市已有36个基层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标兵单位,58个基层单位被命名为市级优秀单位。群众对政风行风方面的投诉由2009年的69件降到2010年的30件,今年截止目前无一起投诉发生。特别是电力、燃气、公交、供水、出租车、医院等为代表的窗口行业,平均满意度由2008年的80.3%提高到2010年的89.8%,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宝鸡市人民政府纠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