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四到位”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
打印

  陇县结合近期乡镇换届工作的开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中纪委《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中,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加强基层监督力量,机构设置到位。今年撤并乡镇后,陇县现有的12个镇。截至7月24日,全部召开了镇党代会,在新一届镇党委产生的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纪委领导班子。在这次换届中,镇纪委人数普遍得到加强,3个较大乡镇的纪委由7名委员组成,其余9个镇纪委由5名委员组成,并分别配备了纪委书记、副书记各1名。同时,结合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延伸基层监督触角,全县15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形成了以乡镇纪委为领导,村民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群众义务监督员为基础的基层纪检监督网络体系。

 

  二是积极争取县委支持,人员配备到位。根据省纪委《关于认真做好市、县(市、区)、乡(镇)纪委换届工作的意见》(陕纪发[2011]10号)通知精神,“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的,设专职纪委副书记;乡镇纪委除书记、副书记外,还应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及市纪委《关于在乡镇纪委换届中配备专职纪委副书记职级的答复意见》,“建议在乡镇换届中,按副科级领导干部职级配备乡镇专职纪委副书记”的要求,县纪委及时向县委提出建议,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在这次乡镇换届中一并实施。镇纪委书记的提名、任免,由县纪委与县委组织部门协商后报县委决定,并进行按选举程序产生,12名镇纪委书记由均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同时,12个镇全部配备了专职纪委副书记。12名镇纪委书记中,35岁以下的7人,占58.3%;本科以上学历的8人,占66.7%;任副科级领导5年以上的3人,占25%;女干部4人,占33.3%;担任纪委书记前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2人,占16.7%;12名镇纪委书记实行异地交流任职,没有在本人成长地任职的情况。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制度建设到位。为了加强乡镇纪检干部能力建设,坚持每年举办2期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重点就履行监督检查、信访维稳、执纪纠风等工作职能开展业务培训,围绕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效提升了基层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结合办案协作区制度的实施,该县采取独立办案、联合办案、异地交叉办案等方式,适时选调12名乡镇纪检干部到县纪委参与协作办案,全县6个协作区共排查案件线索18条,立案6件。通过协作办案,整合了办案力量,规范了办案程序,培养了乡镇基层办案人员,提高了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选派乡镇纪委20人(次)参加了中、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推荐22名纪检干部,在乡镇换届中得到提拔任用。建立《乡镇纪委述职述廉制度》,要求乡镇纪委书记每年向县纪委进行述职述廉,上级县纪委不定期组织对其履职情况进行测评。县纪委坚持每年年初与各乡镇纪委签订目标责任书,重点对目标任务、创新工作、特色工作等情况进行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是推动基层廉政建设,作用发挥到位。通过狠抓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建设,乡镇纪检组织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乡镇纪委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举报,通过定期接访,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切实维护农村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乡镇共初核信件86件,立案60件,处分人员66人。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着力解决村级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问题。按照管理有组织、工作有制度、运转有程序、办公有场所、对外有牌子、监审有章子的标准,全县15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选举监督委员636名,参与监督重大村务决策、重点项目建设、集体林权改革等事项479项,纠正不合理事务89项,被采纳合理化建议645条,有效防范了村干部违纪问题的发生。

文章来源:陇县纪委


上一条: 扶风举行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辅导报告会
下一条: 渭滨区站稳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