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凤县在全县范围内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摒弃“做上几页题,讲上几段词”的招聘方式 ,有效防止了“会考不会干”现象,使大学生村官安心服务基层的思维“软着陆”。
报名设限,实行年限净加分。该县此次招聘范围为2008、2009、2010年统一选聘到凤县农村工作,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且目前仍在岗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同时,按20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净加10分、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净加5分的方式进行招聘,防止不安心服务农村的“应考型”大学生村官“挤占”事业单位岗位。
看成绩,更看实绩。此次招聘由笔试、面试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分值均为100分,按笔试、面试各占40%,实绩考核占20%折算,由(笔试+面试)×40%+实绩考核×20%+加分项目得分高低来定夺是否录用选项。在实绩考核方面,由加分项目来凸显,即以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实绩为内容,总分为100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各年度考核称职的,基础分为85分。年度考核有1次及以上优秀的,加5分;个人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的分别加5分、3分、2分(表彰奖励按最高层次表彰加分,不重复加分)。本人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加3分;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加5分。同时,由组织、人社、监察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到群众中了解考生,以群众口碑,掂量他们的品德、水平和能力,确保优秀考生入场上岗。
全程阳光操作,保证公平公正。在监督操作层面上,采取收缴命题人员和面试考官手机并集中封闭,命题、笔试、面试过程监察部门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同时笔试、实绩考核结束后立即在网站上迅速公示笔试和实绩考核成绩,现场公布面试成绩,让考生信服,确保笔试、面试公平公正。
目前,经过笔试、面试、实绩考核,6名笔试或面试成绩偏低,但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被竞聘入围。这种招聘方式不仅迎来了公平竞争,而且筛掉了会考不会干的“考匠”,为凤县招聘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文章来源:凤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