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创优”活动能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成参天大树,关键看群众对本地党风政风行风的满意度是否大幅度提升。今年以来,凤县纠风办以“人民群众满意”为镜,紧扣群众“所想”、“所急”、 “所怨”的脉搏,在全县卫生、电力、税务、工商、农村信用联社、公安、社保等7个系统的61个基层站所中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为“争先创优”丰富了内涵 。
紧扣群众“所想”,开展“创建”活动
近年来,就业难、就医难是人民群众最渴望得到解决的民生问题,县纠风办紧扣群众“所想”,首先在工商、社保系统为下岗职工、大学生、复转军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开辟注册、办证、年检、信贷绿色通道,给他们解除创业上的拦路虎;其次在税务系统为下岗职工、大学生、小规模纳税户减免税收,为群众缓解创业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再次在各乡镇建立药品监督网和药品供应网点,并在教育、卫生、农业等系统推行13项强农惠农政策,惠及老百姓4477万元,实行基层卫生院药品“三统一”零差价销售政策,让利群众87万元,这些政策的有力推行和落实,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群众脸上挂上了满意的笑容。
紧扣群众“所急”,开展“创建”活动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全县12万人口散居在3187平方公里土地的深沟峻岭中,针对群众就医、用电、办证上时时遭遇紧急情况,县纠风办引导卫生、电力、工商、公安系统的基层站所开展“进厂矿访千家客户”、“进农村访百村千户”活动,主动到工矿、村组集中办证、送证、送医上门、入户维修和送小额信贷等,如三夏期间,乡镇供电所利用逐户抄表收费时机,及时用携带的便民服务箱,为村组麦场安装了临时电源。同时为了确保打麦场的安全用电,还专门给麦场准备了电线、闸刀、漏电保护器、绝缘胶布、安全用电宣传材料等用品,不定期巡查麦场用电。超前优质的服务,使原本打算用手工打麦和车碾麦子的群众都选择了接电打麦,他们还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的用电服务这么好,掏几度电费钱打麦既省时又省力啊”。如今,这些系统的站所被群众誉为家门口的卫生院、车管所、户证室、配电室和流动银行。
紧扣群众“所怨”,开展“创建”活动
创建中,县纠风办根据年度政风行风测评中发现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处罚、作风粗暴、工作拖拉等问题,确定公安、卫生、工商、信贷等行业的基层站所为查纠重点,通过四项有力措施,赢得群众拍手称赞。一是完善服务设施,给群众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县纠风办引导各站所在办事大厅设置书写台、老花镜、饮水机和装有针线包、雨伞、打气筒、急救箱等物品便民柜,从设施上体现“舒适、温馨”的服务,让群众感受服务的真诚。二是全面实行站务、所务公开制度。完善了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度、办事限时制等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群众监督。三是扎实推行“面对面三公开”制度,给“固疾”开 “处方”。结合“面对面三公开”制度的推行,县纠风办及时将述廉述效制度向基层站所负责人延伸,严格走访过程,从走访中捕捉尖锐的“弦外音”,依据“弦外音”,对站所负责人进行公开质询和评议,及时给他们的“梗阻、搁浅”固疾开 “处方”,督促他们彻彻底底整改作风粗暴、工作拖拉等问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四是在税务、工商、供电、公安、信用联社、建设、银行等系统建立办事服务大厅,并推行“咨询一次明、受理一口清、办事一趟成”的服务机制,不仅从办公硬件上实现让“群众进一个门,办完所有的事”,而且在服务软件杜绝让群众办事“跑来跑去”。 同时,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手机提醒服务”等品牌服务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办事拖拉、政出多门和无人理事以及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如今,群众“办证、审批、注册、年检、户证办理”等不再象过去那样在相关部门跑三四趟,一次就可以在服务大厅或服务窗口办结。到各站所办事,只要提前有预约,即使到了下班时间也不会吃“闭门羹”。如, 7月22日晚唐藏地区突降倾盆暴雨,唐藏地区出现了3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辖区内高低压电力设施严重受损, 1700余户村民陷入了黑暗。镇供电所立即组织全体职工冒着暴雨对汛情严重区段电力设施展开特巡和抢修,在灾后第一时间把光明送到千家万户。全镇村民们感慨的说:“这么大的洪水,我们都以为这几天用不上电了,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到了。没说的,你们真是好样的!”。像这样的事迹比比皆是,基层站所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文章来源:凤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