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建立“三个机制”、搭建“一个平台”促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宝鸡市共有城市社区162个,其中板块型社区93个,单位型社区69个。近年来,宝鸡市的社区建设在劳动保障、社区医疗服务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宝鸡市重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工作制度规范化、廉洁教育经常化、社区管理民主化、干部监督社会化”的要求,将反腐倡廉建设有机融入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为社区承载的各项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的建设。
    一是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近年来,宝鸡市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范围,坚持镇区、街两级联抓,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与社区党建等工作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在街办、乡镇、社区逐级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渭滨、陈仓两区共为社区确定了100名纪检委员,从社区居民中聘请了57名党风廉政监督员,初步建立起镇、街道、社区三级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网络。
    二是建立社区人员选拔、淘汰机制。2008年,结合社区换届,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职化目标要求,市上按照笔试、面试、培训程序,共为社区公开选拔党总支书记28名。在招聘社区社保协管员、计生协管员、民政助理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新闻媒体、社区公告栏公布招聘简章,公开招聘条件,通过笔试、面试,为社区选拔了一批社区工作者。经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公推公选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公开选拔社区工作人员的办法,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自愿服务群众的同志走上了社区工作岗位,优化了社区人员结构,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整齐素质。同时,不断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出台了末位淘汰实施细则,每年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凡综合素质不高,居民群众意见大,排名处于后10位的社区工作人员,坚决予以淘汰,以此警示和鞭策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严格自律,积极上进。同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工作者的月生活补贴由原来的不足200元提高到700-800元,公推公选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此基础上,月增加300元。社区工作经费由原来的2000—6000元提高到10000-20000元。
    三是建立了一整套监督、管理制度、机制。宝鸡市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先后制订出台了17项制度和职责,涉及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的有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议事会制度、社区两委会联席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了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对社区重大财务开支,由社区两委会联席会议提出意见,提交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另外,还规范了社区扶贫、救灾救济、社保、低保、再就业等资金和实物的管理、发放、使用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制定了社区干部廉洁自律规定,规范社区干部行为,坚决反对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发生,推行“首问责任制”等八项制度,设立了服务监督台和举报电话。陈仓区还坚持了任前廉政谈话和警示训诫制度。对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工作不力,有苗头性问题的社区干部进行进行警示训诫。一年来,共实施任前廉政谈话8人(次),实施警示训诫3人。
    四是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居民楼院、进家庭、进市场)”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了“社区文艺汇演”,唱廉政、颂廉政,充分发挥社区文艺队、合唱团、摄影书画组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爱、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活动。去年以来共举办6次廉政文艺演出、廉洁家风演讲会、廉政文艺作品展等活动。全市在社区制作廉政告示牌、廉政之窗,设立廉政公开栏等共162面;结合社区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建立了162个社区廉政教育室。

 

文章来源:宝鸡市纪委


上一条: 千阳县纪委带头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
下一条: 千阳县公安局在全体干警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