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硬化软件” 营造“投资洼地”
打印

  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监察工作举措来不断“硬化投资软环境”,为招商引资营造了“洼地”,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凤县新引进项目共26个,总投资51.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6 亿元。外资实际到位资金158万美元,占全年总任务 316%。

 

  一、明细、公开规章制度,保障监督检查规范有序。 一是出台《凤县加快项目建设和引资工作行政效能问责办法》,明确监督实体,解决“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如何问责问效?”的问题。二是年初召开全县股级以上干部大会, 让涉企、涉法部门的科股长上台就如何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法制环境等公开表态和承诺。同时由21个涉企或执法重点部门,将各自的工作流程、办事时限和服务承诺、审批办证需要提交的资料、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编印成册,交县监察局审核后,下发到企业,为企业办事和监督提供便利。并由县纪委效能监察室对各部门的服务承诺事项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并督促各部门建立履诺记录卡、定期通报等制度,对有诺不践的部门、个人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公开承诺落到实处。三是在26个执法部门推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否定报备制,党务政务公开等制度,同时要求做到“一卡四上墙”,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设置桌位卡,将工作机构示意图、审批程序、收费标准、行为规范上墙,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全县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

 

  二、健全效能监察队伍,补齐效能监察短板。一是增设效能投诉中心,确保群众有处投诉。县监察局、县纠风办针对全县投资发展软环境开展的问卷调查中,部分企业和职工代表反映遇到行政人员违规违纪时感到有没地方投诉或不知道到哪里投诉等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争取事业编制2 人,在内部增设了效能投诉中心,使群众有处投诉,投诉后有人管、有结果。二是建立投资环境监测点。聘请40名行政效能监督员,在全县20个企业和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中建立投资环境监测点20个,并采取电话问询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部门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涉企问题。先后收集企业反映省市在项目建设中审批程序繁琐和个别驻村组群众阻扰项目建设等问题15条,及时向省市反馈5条,对4人现场进行了批评。三是对重大建设项目派驻监督检查组。县纪委派驻三个监督检查组,对3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办理、部门服务承诺、招标投标、资金管理使用、质量安全保证、合同签订及履行、拆迁补偿与安置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先后为三个重点项目建设减办审批手续2个,纠正发标投标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5个,提出意见建议10条,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

 

  三、“四个凸显”,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凸显治庸问责。首先以严肃会风会纪为抓手,在会场设迟到席,对开会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着装不规范、会场交头接耳、接打电话进行现场暗查和登记,并拍摄留存证据。会议结束后,由县纪委效能监察室作出实名通报。26名干部因着装不规范被通报批评,并责令本人认真进行反思,向县纪委写出书面检讨。其次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成立联合督察组,采取不打招乎、不限时间、求论地点的方式,并邀请媒体记者跟踪报道,先后对全县76个单位上班纪律开展明查暗访3次、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等全县重点工作开展效能监察6次、围绕安全生产、节假日旅游服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等工作开展效能督查3次、围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4次。共发出督查通报5份,对12个部门的25名上班迟到、早退的机关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训诫谈话和公开曝光。二是开展企业投资环境调查问卷,凸现治庸治懒的准确性。5-6月份,县纪委监察局从相关部门抽调18名工作人员,组成6个调查问卷走访组,在全县10个重点企业及67个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就全县投资环境、政策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总体评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对调查问卷进行客观全面的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为县委、县政府优化投资环境谋篇布局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开展双评,凸显评议的指向性。采取部门邀请服务对象进行自评和县纠风办进企入厂入户的方式,对全县25个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公共服务、行政管理职能的窗口部门及其53个重点科股室开展服务对象评议“满意不满意”部门,评议“满意不满意”科股室活动。目前部门邀请服务对象开展自评12场次,参评人数900余人,发出部门自评问卷调查表1700份。县纠风办走访企业86个,找各层次人员谈话200余人,收集问题、意见、建议18条。四是“三创建”,凸显创建的“一体性”。针对部门基层站所及其内部科股室掌控部门大部分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政管理职权的实际,为了切实解决“明通暗不通、上通下不通”问题,县纠风办依据近几年创建群众满意站所工作经验,在26个政府工作部门、9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32基层站所开展“企业满意部门、群众满意站所、投资人满意科室、股室”创建活动。凡评定为“企业满意部门、群众满意站所、投资人满意科股室”,由县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照相应级别文明单位奖励标准予以奖励。凡评定为“服务对象不满意”的窗口部门及其科股室,由县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其单位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单位领导写出书面检查,并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科股室内的工作人员当年不得评为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通过“四个凸显”,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以此保证“赏不虚设、罚不妄加”,全力为优化投资环境清障除碍、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凤县纪委


上一条: 眉县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制度建设 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下一条: 宝鸡市纪委监察局举办“清风伴我行”演讲比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