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多措并举狠刹四风“隐身衣”
打印

为有效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形腐败手段,宝鸡市扶风县纪检监察机关盯紧时间节点,加强执纪监督问责,从具体问题抓起,狠刹四风“隐身衣”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严查转嫁“三公经费”行为

开展违规列支“三公经费”及会议费专项治理工作,严查各单位将“三公经费”转嫁、摊派到其他项目费用或在其他单位列支等行为。县纪委、监察局牵头,财政局、审计局担负主体责任。财政局对各单位近两年“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与其他各类费用支出进行详细比对;审计局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其他各类资金开支规模过大或增减变动等异常的单位实施专项审计;监察局负责依照有关要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

推行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出台《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工作试点方案》,规定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向纪检、组织部门如实申报本人、配偶以及共同生活的父母、子女拥有的房产等九类财产情况。财产申报表分别装入领导干部本人人事、廉政档案。按照先党内后党外、逐步向社会公开的原则,在新提任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初审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对申报对象申报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后,再提交县委常委会审查。新提任对象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未申报或不申报的,暂缓任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工作列入廉政鉴定、任前廉政谈话、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干部考核内容,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予以处理。

创新明察暗访方式

为破除本县熟人社会干扰,切实解决干部“四风”问题,定期从兄弟县区纪委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暗访组,配齐照相机、摄像机和录音笔等取证设备,要求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取证并记录在案。暗访组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不打招呼,直接到各镇、各部门检查上下班情况,检查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亮明身份后,当场查看各单位签到册、电脑浏览网页记录、请假人员请假条、单位“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有无转嫁现象等。工作日午餐时间到各大酒店暗访,检查酒店门口是否停放公车、是否有干部违反禁酒令现象等。工作时间进入棋牌室暗访,查看有无打牌干部。强化明察暗访结果运用,将作风检查结果纳入单位当年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作为对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和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

认真落实纪检监察信访直通车制度

在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全面推行“信访直通车”制度,县纪委派出各镇、各部门纪检组(纪委)干部在镇、村进行不定期公开接访。“信访直通车”在乡镇的逢集日进行宣传接访,使用“纪检监察信访直通车”专用车辆,悬挂“县纪委监察局信访接访点”横幅,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印发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信访条例》等宣传资料,使群众掌握信访程序,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和正常的渠道上访。制作发放便民卡,印制县纪委信访办公地址、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镇纪委书记姓名、电话,方便群众为县纪委提供案源线索。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在委局机关增设纪检监察二室,建立由纪检监察、审计、检察、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在查办重大、复杂案件时,由县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主要领导信息沟通、重要线索共同研判、案件相互移送等机制,县政府在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组建案件线索排查组,深入住建、教育等案件易发、多发部门集中排查案件线索。将全县所有纪检监察组织划分为5个办案协作区,由5名县纪委常委对口包抓,纪委常委每季度指导一次基层办案工作、每半年听取一次办案工作汇报、每年包抓一件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每年解决一个基层办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约谈提醒办案“空白”的镇和部门,对压案不查的单位严格问责、取消评先资格。为了防止出现“灯下黑”问题,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在信访处置、案件调查、提出处理意见等重要环节“签字背书”,对作风不正、行为失范干部严肃追责。


上一条:渭滨区对23名新提拔干部财产公示接收群众监督
下一条:眉县:迅速行动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