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陇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全面履行职责,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勇当反腐“尖兵”,充分发挥“利剑”作用。
“三转”旋律奋力唱响,做到守土有责。年初,中省市提出“三转”要求后,陇县纪委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上。对牵头或参与的89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调整,取消或不在参与80个,保留9个,精简率达90%。同时,对机关内部资源进行整合,重新排列组合执纪力量,实现“分散用力”向“聚力主业”转变。整合后监督执纪和查办案件的职能室占内设机构的61.5%,执纪办案人员占机关干部总数的47%,实现工作重心向主责主业聚集,工作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同时,针对“三转”后一些镇纪委和部门纪检组不适应和不会干的问题,利用半年工作会,采取问题导向方法,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下半年工作,指导全县纪检组织迅速跟上形势,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召开《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培训会》,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通过问责倒逼,促进“两个责任”落实。
案件查办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做到守土负责。该县纪委在抓好本级自办案件的同时,注重发挥办案协作区作用,采取抽调基层纪检干部直接参与办案,派员指导、定期督办、协同查办、协助审理等方式,切实解决“人手不够不能办案、能力不足不能办案、碍于情面不愿办案”的困境。同时,该县纪委把案件线索管理作为“先手棋”来抓,制定《重要案件线索管理暂行办法》,定期召开重要线索排查会,对重要线索梳理排查、评估研判和认真处置,为查办案件提供充足案源,做到不放过任何案件线索、不放过对任一违纪行为的追究。特别是针对中省巡视组移交反馈信件线索,加大排查和办理力度。在案件查办方面,探索由“挖深查透”向抓早抓小、快查快结转变。在党风政风监督方面,探索由“大而全”的监督向灵活务实的监督方式转变,运用明察暗访、信访举报、线索排查、案件审查等多种手段来增强监督实效。在执纪问责方面,注重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公开通报以及下发纪检文书、监察文书等手段进行执纪问责。
作风建设持续用力,做到守土尽责。修订完善《作风建设明察暗访暂行办法》,建立常态化、全覆盖的作风监督检查机制。多次会同组织人事、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有关部门组成4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县干部职工遵守工作纪律、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财经纪律等情况开展不间断、全方位监督检查,对全县棋牌室、宾馆、茶秀等公共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单位公款消费、公车私用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通过“五个一批”(即重申明确一批纪律规定,组织开展一批明察暗访,核查处理一批违纪问题,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完善一批整改措施)对“节日病”进行集中整治。创新落实居民监督委员会、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民主测评政风行风、百姓问政、基层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等制度。
廉政教育常态化构建,做到明底线知敬畏。该县纪委在深化警示教育的同时,注重制度完善,将构建廉政教育常态化机制作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年内分专题、分领域、分岗位,特别是运用近年来查处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例,制作案例教材和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对照检查,使其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