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宝鸡市纪委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一场激烈的党章党规知识竞赛正在这里紧张进行,包括该市纪委副书记、常委在内的45名机关干部、15支代表队参与竞赛角逐。以学促知、知行合一,这是宝鸡市纪委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和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唤醒党员的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今年以来,宝鸡市纪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小处着手,从实处抓起,通过积极探索建立以督促学、以学促知、以诺促行、以评促新等新办法新机制,使机关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显著增强,组织政治生活呈现出既严肃又活泼的崭新气象,有力带动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宝鸡市纪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当集中学习完新党章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政国点名提问:“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今年中纪委六次全会提出的七大任务是什么?”……一连串提问下来,谁认真听了,谁心不在焉,当即现形。此后,不论是开会安排工作,还是下基层调研,杨政国都会随时对机关干部进行“现场考试”,抽查对有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掌握情况,让那些学习不深入的干部“心惊肉跳”“红脸出汗”。今年以来,该市纪委还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党章知识闭卷测试,委局所有领导干部带头答卷,为机关干部作表率。这种风格鲜明务实的督学方式,屏蔽了个别“南郭先生”的投机空间,促使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养成真学、深学的良好习惯。在这种日益浓厚的学习风气带动下,26名退休老党员也坚持参加集中学习、重温党章,在外的两个巡察组和两个谈话点也积极组建了4个临时党支部和8个党小组,实现了学习教育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召开机关党务会、支委会、党小组会20余场次,组织党员深学细研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并以支部为单位,严格按照“四条标准”和“九查九补九确保”要求,查找存在不足,梳理出了影响机关内部建设的4大类113项突出问题,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制定出台了执纪审查、信访、审理等规范性文件19份,修订完善相关制度38项,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以良好学风促优良作风,宝鸡市纪委在狠抓干部学习教育的同时,还突出承诺践诺,引导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争做优秀党员。机关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并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和岗位实际,实行承诺制度,党员向党小组承诺,党小组向党支部承诺,通过“分类定诺、组织审诺、严格评诺”3个环节,由党员提诺,组织审查把关,最后采取党员自评、互评、支部考评、领导点评的方式,全面评价承诺落实情况,确保诺必行、行必果。
为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常态化,宝鸡市纪委还大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打破机关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团和气”“好人主义”庸俗哲学,创新推出了干部双向打分评议机制,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他们每个季度对干部的综合表现和业绩状况进行一次打分,由委局班子成员和室部负责人给一般干部打分,一般干部给委局班子成员和室部负责人打分,根据打分结果进行分类排队,对排名靠后的单独约谈提醒、指出问题、警示诫勉、督促整改。“打分采取实名制,公开、公正、透明,谁干的好分数就高,这种无形的鞭策让干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宝鸡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张根萍说。与此同时,他们还坚持开展文明室部创建活动,每月从文明礼仪、室内卫生、厉行节约等方面对各部室进行综合打分排名,发布“红黑榜”,以此促使机关干部从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等小事做起,逐步深化到工作作风和质量效率的转变。
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常态化有力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效能。今年以来,宝鸡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4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59人,通报典型案例12起,全市12个县区、116个镇街实现查处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消除了镇街“零查处”,赢得各界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