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廉雨润物无声
——宝鸡市纪委打造廉政教育“八大工程”纪实
打印

打开电脑,廉政格言映入眼帘;步入机关,从政箴言历历在目;掏出手机,提醒短信字字铿锵;登录网站,家风家规醍醐灌顶;走进剧院,“惩贪大戏”振聋发聩……如今,宝鸡市各级党员干部都深刻感受到廉洁气息无处不在。

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先遣队”,如何才能真正“教”出特色,“育”出清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政国在调研时听到不少党员干部说,如今是网络时代、手机时代,如果还和往常一样发发文件、开开会、送几本书,则观众少、效果微。为此,市纪委突破传统,与时俱进,烹制“文化大餐”,开启了廉政教育“八大工程”。“双十”、“双百”、“双千”、“双上”、两部廉政剧目巡演、打造“四位一体”宣教格局等一系列工程,犹如“春夜喜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在陈仓大地落地生根,在三秦大地铸就品牌。

微视频“微言大义” “红色剧”鼓舞人心

邢氏祠堂位于岐山县蒲村镇邢家村,菱形布局,上殿建于道光年间,前庭建于咸丰二年。村民邢文忠说:“我们邢氏家族始终承袭懂大礼、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下的家规家风,千百年来从无更改……”这是“邢氏家族家规家训微视频”中的画面。

过去,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停留“纸上”,缺乏“立体感”。面对“微时代”,市纪委转变思路,把“十部廉政教育精品微视频上荧屏”列为“八大工程”之一,指导各级纪委和相关部门深入基层,挖掘本土优秀家风、家规和家训,作为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除了“邢氏”,市纪委还指导拍摄了眉县张载、千阳县燕伋、麟游县甄氏、渭滨区监察御史白鸾、金台区车家寺等传统家规家训,每部片子既有历史遗迹,又有人物采访,言简意赅。市纪委宣传部负责人说:“微视频主题鲜明,节奏明快,比‘长篇大论’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可看性、传播力,将廉政文化融于故事情节,容易和观众情感共鸣。”

新风要跟上,传统不能丢。与此同时,市纪委组织开展“十部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在30多家社区放映红色电影80多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传统文化“挖出来” 中华美德“传下去”

翻开《麟游县志》,第一位载入史册的甄氏族人甄仪,入朝为官后,所任之处,除暴安民,赈荒救灾,政绩颇佳。甄氏家族历经600多年不衰,其原因就是子孙始终以“忠亮笃实”自律、自省、自强。

“男女订婚初婚,男方只给女方交人情礼十二串麻钱,女方不能再多要,违者罚……”这是明清时代,陈仓区西部山区拓石镇通洞村6条村规民约之一,镌刻在“正庸风碑”上。数百年来,这些“约定”真正起到了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

“双百”征集活动是“八大工程”之一。市纪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整理了100部家规家训、乡规民约和100部行规公约。深入挖掘扶风“四大家族”家风、凤翔县西古城村王长安家风、岐凤四大商业望族家风等等,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扬善抑恶,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禁止服务时间看手机、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影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禁止接受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禁止与中介机构做幕后交易、甚至充当其代言人……”这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对窗口单位制定的“20个禁止”其中的3条,也是他们的行规。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规,百部行规公约是“双百”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市纪委对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行当的行规梳理修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好风尚,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之路越走越宽。

“一针见血”砭时弊 “妙趣横生”润心田

由“千幅廉政漫画巡回展”和“千条廉政灯谜下基层”组成的“双千”活动,“一针见血”砭时弊,“妙趣横生”润心田,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这是市纪委、市国资委联合举办的“千幅廉政漫画巡回展”上的一幅漫画,“主角”是一条鱼,它本来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因为贪嘴中了圈套,最终成了盘中餐。漫画围绕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贯彻《准则》《条例》等七大板块“说事”,用比喻、象征、讽刺的手法告诉党员干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120个党政机关、28家国有企业巡展期间,吸引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眼球。

“知己为好”,猜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词“友善”;“电扇原理”,猜的是群众路线热词“转作风”……一条条灯谜就像一个个游戏,撬动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脑。市纪委指导、市灯谜学会等承办的“千条廉政灯谜下基层”活动,先后走进陈仓区、渭滨区、凤翔县,将廉政文化教育与喜闻乐见的猜灯谜活动相结合,寓教于谜,化廉入心。“漫画和灯谜诙谐有趣,把生硬的说教转化为生动的提示,好理解也好记忆,廉政教育就应该这么搞!”一位干部说。

“大秦腔”吼出正气 “梁生宝”激人奋进

“两部反腐倡廉优秀剧目巡演”是“八大工程”中的“历史剧”,激励党员干部以史为鉴。

“干得好,贪官丘运司不绳之以法,难以平民愤,真是大快人心!”大型廉政秦腔剧《天地粮仓》在千阳县文化广场上演时,党员干部被贪官的行径激怒,被廉吏的担当感动。

《天地粮仓》是市纪委和市文广局、金台人民戏曲剧院联手打造的反腐力作,说的是“关学”创始人张载担任云岩县令时,惩治贪官和解救灾民的故事。

除了这部剧,市纪委还和宝鸡市艺术剧院合作,以著名作家柳青的小说《创业史》为蓝本,改编创作了方言话剧《梁生宝买种记》,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部剧一个县区接着一个县区巡演,每到一处,都是座无虚席,掌声雷动,给党员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这两部剧作能在干部群众心中烙下印记?正如一位干部所讲:“如果让我读《张载传》和《创业史》,静不下心来,也理解不透,变成戏剧就不一样了,画面感强,感同身受。”

市纪委坚定文化自信,把廉政教育当作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打造精品,不但成风化人,而且走向全国。

《天地粮仓》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上演,被省文化厅列为参加全国“十一艺”重点剧目。《梁生宝买种记》亮相首届陕西现代文化艺术节,登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

“横渠先生”作榜样 “以人为镜”明得失

以“横渠先生”张载家规家训为主题的“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是“八大工程”中打造的“励志剧”,告诫党员干部“以人为镜”。

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去年6月2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出了《陕西眉县张载:立心立命,惟德惟规》家规专题,吸引了全国各地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观看,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个专题,是由市纪委指导眉县纪委制作的,采访了许许多多专家教授,几易其稿,力求精益求精。专题以网页的形式,讲述了张载的故事,弘扬了张载的精神,向人们系统、全面、生动地阐述了“横渠先生”的“四为”思想,以及“六有”、“十戒”、“东铭”、“西铭”等优秀的家规家训。

张载是宝鸡的张载,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张载。市纪委着力挖掘张载的事迹和思想,与眉县共同打造了张载祠勤廉教育基地,举办张载勤廉思想书画展,游客纷至沓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张载在朝廷担任过部、院官职,还在多处军队和地方的基层担任过重要职务。他要求自己办公案要‘断事无误’,处理事务要‘以民为本’……”一名科级干部在张载祠横渠讲堂聆听讲座时感慨道。

时时刻刻“警钟”鸣 角角落落“清风”吹

“廉政警句上办公电脑显示屏”和“廉政格言上LED显示屏”组成的“双上”活动,是“八大工程”中的一部“论语”和“诗经”,短小精悍的语句,铿锵有力,营造出了学廉、思廉、崇廉的氛围。

“读书是修身之本,守廉乃为官之德”、“公正肝胆壮,无私天地宽”……一句句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在梅兰竹菊的衬托下,形成了一道风景线,这是市民政局干部办公电脑上的“廉政屏保”。市纪委设计精美壁纸,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名人名言中挑选廉政格言和警句,安装在全市23000余台办公电脑上。一些领导干部说:“工作间隙,警句‘闪’了出来,让人既感到警醒,又感到温馨。”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市纪委安排各党政机关利用办公场所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政格言警句,让党员领导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9家市级机关滚动播出廉政格言300余条,全天候、不间断滚动播放,将一缕缕“清风”吹向每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使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四位一体”大格局 “新兴媒体”齐发力

“家规家训家兴盛,忠诚干净固根本;示范引领好家风,时至中秋月更明。”去年中秋节前夕,我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都收到了一条警示短信,这是由市纪委的“手机报”发出的,每逢重要节点,手机报就会“发力”。

面对各种新媒体,市纪委把“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程”列入“八大工程”之一,参照中纪委网站,对“宝鸡纪检监察网”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了时政要闻、中省摘要、我要举报、廉政文化等栏目,实时更新,图片和视频新闻比重大大增加。同时,开通“宝鸡清风”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各类信息500余条,关注用户数11000人;开通廉政手机报,已发10余期,2万多条;改版内部刊物《宝鸡风纪》,新版已发6期,构建起了新型与传统媒体紧密结合的“一网、一微、一刊、一报”的“四位一体”大格局,新兴媒体大放异彩。

“宝鸡清风”微信公众号,设置动态、实务、互动三个一级栏目,动态栏目设资讯、聚焦、曝光、通知四个二级栏目,发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纪律审查重要案件的信息。市纪委一位负责人说:“让我们的‘粉丝’在接收廉政信息的同时,接受廉政教育,及时给广大党员干部‘扯袖子’、提提醒,从而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

“学思践悟”促担当 比拼争先“竞风采”

有人说,“四种形态”放缓了反腐败节奏,这是一种“误判”。党中央明确指出,遏制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有人说,实施“四种形态”后,执纪监督的力度变小了,这是一种“误解”—— 这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政国的理论文章《正确认识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一个部分,这篇文章发表在中、省重要报刊上,在省纪委“学习《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征文活动”中荣获特别奖。

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做到一切工作的基本功,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作出表率。因此,市纪委把征文活动列为“八大工程”之一,“学思践悟”促担当,比拼争先“竞风采”,深入动员,精心组织,各单位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收集整理优秀征文40余篇,择优报送征文6篇,并在全省取得优异成绩。凤县纪委选送的《在新常态下如何遏制预防基层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探索与思考》荣获反腐倡廉调查研究类征文一等奖,无形之中促进了全市领导干部学思践悟,增强了他们的纪律意识。


上一条:宝鸡市纪委组织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下一条:金台区召开2016年度纪检监察工作总结会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