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作风弦”,奏响“清风曲”,今年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犹如一场“春雷急雨”润彻扶风大地。勤于学习的多了,钻研工作的多了,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的多了,上班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少了,班内时间吃早餐、玩游戏、聊天的少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少了……
这“多与少”的后面,正是扶风县狠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始终聚焦“四风”问题,坚持领导带头转作风、持之以恒抓作风、诚信为民改作风、严守纪律强作风,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汇聚起书写“中国梦”扶风新篇章的强大正能量。
向自己“开炮”
“基层党员干部离群众最近,作风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群众感受最真切,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是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今年3月份以来,扶风县党员干部喊出向自己“开炮”的响亮口号,坚持一个领域一把尺子、一个行业一面镜子,在党群部门、经济综合部门、执法监管部门、社会民生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镇、村(社区)等7个领域,精心设计“四风”问题调查问卷和干部作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表,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在每个环节开始前进行问卷调查看“四风”,结束前进行民主评议看排名、加压力、增动力。同时,将群众单个说不清的“四风”问题设置成一个个具体问题,如将“办事难”问题具体化为:你报销合疗费用跑了几趟?你去办事的时候市民中心服务窗口有没有人?将“吃拿卡要”问题具体化为:你办事时是否给工作人员塞了一包烟、请吃一顿饭?将“庸懒散”问题具体化为:有没有上班玩游戏、看电影、上淘宝网?将“优亲厚友”问题具体化为:你们村组干部家属、亲属有没有吃低保?等等,使基层群众提意见不再有“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的困惑。
为了增“辣味”、提“鲜味”,扶风县积极探索电视问政、电话问政、微博问政、微信问政、网站问政、入户问政的“六位一体”百姓问政模式,制作播出《行风视点——百姓问政》电视节目4期,对县卫生局、工商局、农业局、人社局4个单位进行问政问效;敞开政府“大门”让群众走进来,4次邀请80多名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机关,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该县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各级干部深入169个村、6个社区,对4532户群众、239家企业进行访民情大调研,全面听取干部群众心声、听服务对象意见、听老同志看法、听党外人士观点,重点问工作成效、问群众需求、问作风症结、问对策措施,原汁原味收集有效意见建议973条,对其中涉及作风建设的58条问题分别提出整改意见。
对“四风”亮剑
不解决实际问题,改进作风就是一句空话。“广场舞清晨和深夜扰民休息、县城老区东关胜利桥封堵不方便出行、县城公交车超载运营很不安全……”近日,扶风县针对市上批转的23个问题、100个县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召开整改交办会,限期督促解决。相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在会上当场表态、作出承诺。这是该县对照“三严三实”、发扬整风精神、亮剑“四风”顽疾,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马上解决什么问题的具体行动。
教育实践活动中,扶风县直面问题,开展庸、懒、散、奢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由6名常委带队进行不定期明察暗访20余次,坚决查处干部“走读”、上班迟到早退、脱岗串岗,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突出问题;开展重要节假日专项整治,紧盯“五一”、“清明”、“端午”等重要时间节
点,重申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要求,严禁公车私用,严禁用公款搞走访、送礼、宴请、旅游,严禁滥发福利等;开展“牌桌上的歪风”专项整治,严禁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开设赌场(或变相参股)、在家庭以外场所打牌,1000余名党员干部向组织作出了承诺;开展领导干部借婚丧嫁娶搞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明确规定不准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不得动用公车和公共资源,严格控制操办时间;开展违规列支“三公经费”及会议费专项治理,对各单位近两年“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与其他各类费用支出进行详细比对、实施专项审计。开展信访积案专项化解工作,落实“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市上批转的7件突出信访积案,明确包案领导、责任人员、工作要求和时限,要求限期解决。
同时,充分运用监督检查职能,强化效能问责、纪律问责、“八小时”以外问责、跟踪问责“四个问责”机制,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截至目前,县上已对53名上班迟到、脱岗,班内上网等违反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给予点名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对滥发财物、违反财经纪律的4名单位主要领导立案查办,对违反规定举办婚宴的1名双管单位主要领导作出严肃处理,对班内参加婚宴的4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落实不力、行政效能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的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效能监察,对维稳不力的1名镇主要领导、1名部门领导要求停职抓信访。清理改造和腾退机关办公用房1609平方米,取消或合并各种会议18场次,清查违规公务用车2辆、封存3辆。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9.5%。开展低保年审民主评议,核销低保户2259户5380人。
扎制度“笼子”
“不准午间饮酒、不准开会期间打手机、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准……”这是扶风县近日出台的《干部作风建设“十不准”规定》,也是该县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推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扶风县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狠堵“天窗”、扎密“笼子”。健全政治组织纪律制度。严明请示汇报和请销假制度,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讲政治、讲大局,带动全县各级向中央基准看齐;健全领导包抓工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信访积案县级领导包抓、联席会议研究,促使领导在一线指挥、到一线解决矛盾,推进工作落实;健全机关效能建设机制,对37个部门9大项行政职权分类进行统计、清理,厘清职权200余项,实行“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等支出项目公务卡结算和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月报告制度;健全干部作风监管机制,出台《关于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实施机关工作人员和车辆动态管理公示牌制度,在全市率先推进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构建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施“百千万”扶贫攻坚行动(100户贫困户脱贫示范、下派1260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培训10000名贫困人口),落实帮扶资金650多万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490多件。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好作风带来新气象,好作风催生新动力,好作风赢得新成效。截至4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2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85亿元,增长17.14%;接待国内外游客2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7亿元,增长19%;全县80个重点项目开工68个,完成投资24.65亿元,占计划的38.8%;其中,2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9个,完成投资14.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