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纪委积极作为、勇于实践,多种手段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在聚焦中心任务、践行“四种形态”、“两个责任”落实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化“三转”改革,聚焦主业主责。转职能,对区纪委监察局参与的46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退出了36个;下发《关于纪检组长不再分管其他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纪检组长在党组中不分管其他业务;出台《关于加强区纪委派驻机构建设意见》,明确工作关系、规范工作职责,切实把精力向主业聚焦,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转方式,出台《镇街纪(工)委书记提名考察办法》和《派驻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提名考察办法》,强化对镇街和部门纪检组织的领导;为区政府21个工作部门和2个直属事业单位全部设置了纪检机构,派驻了纪检组长,加强区级部门反腐倡廉工作;推进“上挂下派”制度,先后安排6名干部参加市纪委跟案作业,抽调11名镇街纪委副书记到区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增强了执纪审查人员业务能力;投资30万元,建成标准化谈话室,制定了《办案人员谈话工作纪律》、《安全办案保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提升了执纪审查工作水平。转作风,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监督管理,出台《金台区纪检监察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月报告制度,对6名履职不力的纪检干部进行了约谈,对区工信局原纪工委书记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
推进执纪审查改革,践行“四种形态”。转变执纪方式。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积极运用约谈、函询等措施,早规诫、早处理,对违反工作纪律、失责失职的71名党员警示训诫,对群众反映的1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函询和批评教育,对纪律作风专项巡查中发现的机关干部迟到、早退、脱岗等问题较为严重的3个镇街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包片、干部抓点”机制,把11个镇街划片,由7名常委分片负责,安排每名纪检监察室人员包抓1个镇街;整合部门纪检组长成立8个联合执纪审查组,由区纪委常委牵头,周一交办线索和周五汇报研判,加大违纪问题查处力度,1-10月,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初核违纪线索304件,立案84件,结案7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4人,持续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加强责任体系改革,夯实了“两个责任”。研究定责。制定《金台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下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签订责任书,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学习知责。组织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市纪委领导开展“两个责任”专题辅导,召开镇街和部门党(工)委书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点评存在问题;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从严追责。区委常委带队开展专项检查,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6个镇街党(工)委书记和纪(工)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金台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实施约谈办法》,对工作推动不力的3个街道6名主要负责人集中进行了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