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宝鸡市扶风县推行的“六位一体”(电视、微博和微信、电话、网络、入户、评议)百姓问政制度取得实效,目前已有6个部门、2个镇被问政,群众提出的210件意见建议和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190余件,被问政单位公开承诺的145件事项办结132件,其余事项正在加紧办理之中。
大胆探索,“六位一体”全方位问政机制高效科学
电视问政,县纪委、监察局联合县电视台创办《百姓问政》电视节目,坚持每月一期常态化播放。节目开播前,被问政单位将本单位职权进行全面梳理后在县内各大网站公示,县政府纠风办在媒体、人流密集路段发布节目公告,请群众如实反映被问政单位存在问题和执政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节目中,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群众、企业代表等100多名群众与被问政部门的领导班子面对面交流,被问政部门领导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开门见山回答并承诺整改时限。
微博(微信)问政,县纠风办在“扶风发布”官方微博(新浪、腾讯、新华)上,发布微博(微信)问政公告,随时接受群众涉及生产生活相关事项的政策咨询、投诉建议、问题反映等方面的询问,及时转交各职能部门办理、解答。
电话问政,县纠风办结合年度开展的委托电信10000号电话测评政风行风活动,广泛征询受访公民对测评部门单位,在履行职责、作风建设、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网络问政,县纠风办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纪检监察网站开辟网络问政专栏,让老百姓就身边事随时发问,并督促各单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入户问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百千万”扶贫攻坚行动,由县级领导带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帮扶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收集当前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难题。
评议问政,开展群众评议单位内设股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负责人活动,对政府部门中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收费权的股(室)长,由县政府纠风办统一组织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对干部提拔、问责的重要依据。
直面问题,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
7月31日上午,扶风县杏林镇长命寺村进守组休闲广场问政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杏林镇各村组的群众既当观众又当评委,镇党委书记陈焕文上台陈述完毕,就碰上了尖锐的提问。“作为党委书记,你是如何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推动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西瓜市场影响交通和环境,啥时能解决?”第一次公开面对这么多的干部群众,现场承诺解决问题的措施,接受社会评审团和群众考官的评判,陈焕文事后坦诚:“紧张得手心出了汗。”
同样,在该县召公镇巨良村龙王沟组休闲广场举行的问政活动,340多名群众涌到一起向镇领导发问。在看完一个反映召公镇街道现状的短片后,召公街道住户王治西一把抢过话筒说:“咱召公镇主街道连接乾县武功,是个交通节点,赶集人这么多,可满街污水横流,水多得能养鱼,镇政府也在这条街上,不知道你们是啥感受?”镇党委书记郭海东唰的一下脸红了:“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急啊,原来我们上报了镇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这几年国家投资规划不断调整,去年把这类项目的审批权限划到省级,咱反倒不在投资之列。不过我保证,今年我们无论如何要争取资金,到年底要让这条主街大变样!”。
今年初,在对县农业局的《电视问政》现场,当短片中反映出农业部门下发的一些农药、农业器械等物资因为种植作物不同而在一些村组派不上用场时,场外观众询问农业局的领导知不知道这一情况,在场的县农业局局长葛宏博连忙解释“不太清楚”。随后,农业系统一便民网站因未及时开通受到群众质疑,在主持人的追问下,农业局一名副局长表态一个月之内开通。百姓问政制度剑指各部门、各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目标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服务群众质量,问政中一律不讲成绩、只讲存在问题,且要求被问政单位领导不能“答非所问”,不能以“大话空话”代替整改措施,问政现场气氛活跃,群众十分欢迎。
注重整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我们村群众这两年看病费用一直报不了,自从向县电视台《百姓问政》节目组反映后,合疗办的干部很快就给解决了……”该县段家镇一位参加农村新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反映。扶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邓方说,“我们要认真分析百姓问政制度暴露出的干部履职不力、体制机制不顺等深层次原因,进而建立长效机制、采取管用措施从根本上整改问题,让百姓满意。”。每次问政活动结束,县纠风办将群众反映问题以整改督办函形式转交参与部门,建立问题整改预警机制,按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程度、办理难度等维度将问题划分为A、B、C三级,如乡镇医院医生上下班迟到早退等较好解决的问题被列入A级,整改时限最短,只有5日;县城新老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被列入C级,整改时限最长,为40日。从政府纠风办、县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电视台抽调人员与“两代表一委员”组成30人的督导组,通过看现场、访群众、查资料等方式跟踪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将跟踪采访情况制作短片在下期节目中反馈。截至目前,参与单位已将90%以上的问题整改到位,完善、出台便民便企机制制度48个,37个行政审批部门、8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在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群众满意度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