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头就打,动辄则咎,让歪风邪气“灰飞烟灭”;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清除“蛀虫”、呵护“森林”,让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回首2017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要求,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中心任务,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宝鸡市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凝聚起磅礴力量。
正风肃纪不松劲 清风正气扑面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市委常委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久久为功,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呼应、一体落实的良好态势。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纠“四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方面,紧盯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明察暗访;另一方面,巧用大数据、手机微信举报等一系列新技术,遍布“天眼”,织密“天网”,让心存侥幸者付出沉重代价。
眉县职教中心原副主任邓建强以下企业调研和到相关学校考察的名义,安排全校119名教职工和部分家属分别赴成都、重庆、上海旅游,产生费用在学校报销,受到行政撤职处分……
针对“四风”隐形变异的新情况,宝鸡市纪委杀出“回马枪”,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检查,宝鸡市纪委派出检查组深入一线,对全市所有县区、28个市级部门进行拉网排查,让违纪者措手不及。紧接着,又开展违规购买消费高档白酒、违规购买购物卡问题专项整治,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一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8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22人,并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为官不为也是腐败,必须严惩不贷。宝鸡市纪委打出“连环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连续开展“为官不为”和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整治,对庸政懒政“出重拳”,着力解决执行不力、不敢担当、推诿扯皮、作风不实等15个方面突出问题,查处“为官不为”案件194件,追责问责155人,通过严惩那些“当官混日子”“干事掉链子”的党员干部,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宝鸡市纪委还扎实推进“一节目两整治双评议”作风监督系列活动常态化,改进“百姓问政”节目流程和现场布局,曝光问题241件;开展“政风行风测评”“万名群众评议百名科长”活动,完成对762个单位政风行风测评和37个部门科长评议……
“服务态度越来越好、要的材料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在金台市民中心办事的马先生称赞道。清风劲,新风荡,正气扬。通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市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扎根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以优良的作风投身脱贫攻坚、治污降霾、项目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铁面问责不手软 “两个责任”夯得实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
金台区科协原党支部书记、主席邱建铭不认真履行审核监督管理职责,致使王家坡村香菇栽培技术协会负责人邱文杰在项目报销环节中虚列培训费、大棚费、购买电脑费用,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邱建铭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陈仓区水利局、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陈仓分局及县功镇党委、政府履职尽责不到位,致使辖区内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山体植被、林地、耕地遭到破坏,区上分管领导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我深刻认识到,抓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能搞‘明哲保身’和‘好人主义’,要做到个人廉洁的同时管好队伍,真正把自己的责任担起来。”一名领导干部在接受宝鸡市纪委相关领导约谈时这样说道。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宝鸡市纪委全面推行市、县、镇党委三级主体责任清单,把刚性问责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保障,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做到真兑现、硬挂钩,确保管党治党责任重担越压越实,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约谈办法,先后查处并通报6起管党治党不力典型案例,1900余人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后、脱贫攻坚交叉检查问题突出等问题受到约谈,实施党内问责554件314人,以强有力的问责促担当。
“你们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是如何落实的?有无通报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典型案例?”去年,市委常委分别带队,对县区和市级重点部门履行“两个责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担起来、扛起来。
“科技项目立项审批和科技进步奖评审领域腐败问题多发易发,请问你们如何做到源头治腐?”述责述廉现场,一个个问题直击要害,充满辣味,令述责述廉的“一把手”们红脸出汗。除了专项检查,宝鸡市纪委坚持述责述廉制度,每年,县区和市级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宝鸡市纪委全委会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接受宝鸡市纪委委员质询和评议,传导从严治党责任压力。
村级组织权力虽小,但直接面对群众、关系民生,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刻、关注度高,必须加强监督。为此,经过前期的不断摸索,宝鸡市纪委在全市全面推行“两单一图两卡三提醒”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有效解决了基层管党治党压力传导衰减问题,让“小微权力”不能任性而为,有效预防了“微腐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通过狠抓“两个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种好“责任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已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成为共识。
监督执纪不懈怠 “三个助力”在行动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三个助力”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严查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监督执纪问责新成效彰显担当作为。
太白县发改局工作人员刘纪有以妻子名义,伙同他人伪造资料成立专业合作社,骗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资金,被开除公职,违纪资金被收缴,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太白县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立彬,局纪委书记李书践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宝鸡市纪委从压实监督责任入手“破题”,制定《落实“三个助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实施方案》《宝鸡市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将“三个助力”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追赶超越季度点评,纳入年度纪检监察工作综合考核,对全年排名后三位的县区纪委在“三个助力”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对32个党委(党组)追究主体责任,对19个纪委(纪检组)追究监督责任。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纪委《关于对河北省张家口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开展明察暗访的情况报告》的重要批示精神,率先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宝鸡市纪委13个督导组下沉一线检查,直接发现问题线索177条,党政纪处分74人。
岐山县蔡家坡镇洪沟村六组在未经任何审批情况下,通过收取补偿费形式,在本组老虎渠设置垃圾场,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因失职失察、履职不力,蔡家坡镇相关领导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宝鸡市纪委机关全员参与,四轮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70余条,对陈仓区、眉县7户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不到位,岐山县、渭滨区环境损害问题整改不力等问题直查快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委机关直查、交叉暗访、联合检查、媒体监督、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发现或受理“三个助力”方面问题线索4190余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顶格处理,绝不手软。
利剑高悬惩贪腐 “四种形态”见实效
市文物旅游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徐烨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振和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反腐败的立场方向不变,坚持挺纪在前的思路举措不变,以坚如磐石的决心确保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目标实现,持续保持惩治高压态势。
针对自办案件少、执纪审查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宝鸡市纪委先后召开执纪审查推进会、执纪审查规范化管理暨标准化谈话室建设工作会,采取点评交流、约谈提醒、直查快办等措施,持续传导压力,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8992件,增长90.1%;初核8088件,增长89.1%;立案2436件,增长19.6%;党政纪处分2260人,增长24.9%,其中县处级党员干部29人,科级301人。
“如果当时有人‘咬咬耳朵’,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被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在“忏悔录”中常常这样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及时纠正,对反映的一般性问题及时进行约谈、函询。
“感谢组织拉了我一把,让我意识到小节不注意也可能栽大跟头。”这是扶风县一名干部被县纪委书记约谈,在“红脸出汗”之后的肺腑之言。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教育处理干部7671人次,其中批评教育、谈话函询等处理5400人次,占70.4%;移送司法机关9人,较好地实践了“用纪律管住大多数”的执纪理念。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问题”,它侵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损害了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开展“村霸”“沙霸”专项整治,从严查处了凤县双石铺镇何家坪村党支部原书记何德仁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资金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014件,党政纪处分1112人,有力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信访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环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落实信访举报问题“一个漏斗进”办理机制,加强全程留痕和分析研判,规范问题线索处置,全年受理信访举报3228件,同比增长40.1%,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执纪审查安全作为“生命线”,注重源头预防,扎实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走读式”谈话等方面规定,79个镇街、8个市级重点部门建成标准化谈话室,实现了执纪审查安全“零事故”。
改革潮头写担当 重整行装再出发
去年12月16日上午,宝鸡市监察委员会在市行政中心宣告诞生。“行动迅速、施工有序,成效明显。”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贺荣同志对宝鸡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作出批示,并要求予以推介。
改革潮头写担当!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坚决扛起改革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市委书记徐启方扎实当好“施工队长”,各方协调联动、打好组合拳,推动人员转隶、机构编制、人事安排、留置点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市委常委、宝鸡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严明纪律要求,加强对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如期完成改革试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宝鸡市纪委切实负起专责,先后召开宝鸡市纪委常委会议6次、各类专题会议20余次,安排相关领导赴山西运城、江苏南京、浙江宁波等地学习成功经验。编发纪检监察信息专刊5期,深层次解读政策,与转隶干部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改革打好了基础。
巡察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形式,是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制度保证。宝鸡市纪委切实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制定《十二届市委巡察工作规划》,编印《市委巡察工作手册》,制作《市委巡察工作流程图》,巡察工作规范高效运行。截至目前,市委第一轮巡察完成对市住建局、卫计局和人防办的巡察监督,移交问题线索221个;全市12个县区第一轮巡察全部结束,发挥出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同时,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对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主动认领,对涉及的4个方面30项具体任务进行台账管理,全力整改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去年,宝鸡市还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试点工作,聚焦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市委3个巡察组进驻市扶贫办、环保局、民政局开展巡察监督,并延伸到了陈仓区、千阳县相应部门;各县区主动对标、积极跟进,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监督合力持续扩大,全市共实施责任追究690人,党政纪处分374人,巡视、巡察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题教育等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优化干部队伍,严格考核考评,激发追赶超越干劲,出台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全市共收到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相关问题线索34件,立案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年,宝鸡市纪委、市监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宝鸡市追赶超越提供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