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以来,安康高新区纪工委积极探索强化基层日常监督执纪工作新途径,向辖区托管49个村(社)派驻49名纪检监察员,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村组干部监察监督全覆盖,努力从源头上破解村级党组织监督乏力、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多发的痼疾。截至目前,组织村组干部学习100余次,接待群众信访45起、化解39起,处理矛盾纠纷35起,提出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方面意见建议29条,受理问题线索16件、立案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
健全监督网络,打通激活“神经末梢”。按照精简效能原则,不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突出政治素质硬,工作能力水平强,群众威信高的标准,择优从包(联)村干部中选出村级纪检监察员,经区纪工委审查确定,统一研究任命、任前公示、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且包(联)村干部人事关系不变、业务工作以高新区监察审计局指导为主、受高新区纪工委直接领导。明确了村级纪检监察员同村(社)监委会主任合署办公,并按标准给村级纪检监察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移动硬盘、签字笔、印泥等办公用品。截至目前,49个村级纪检监察员已上任履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级纪检监察网络建立健全。
明确派驻职责,有效发挥“监督前哨”。在监督关系上,明确派驻村纪检监察员与派驻村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派驻村的村级组织、村民小组干部及全体党员必须主动接受派驻村纪检监察员的监督。在监督职责上,区纪工委、监察审计局授予驻村纪检监察员对村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农村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村干部依法廉洁履职、村务财务公开、村集体资金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的权力。在监督方式上,明确驻村纪检监察员可以通过参与会议、查阅账务、走访谈话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及时发现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有效预防农村党员干部违纪和涉农职务犯罪。针对曹沟村村务财务长期不公开、涉农惠农政策不宣传、村重大事宜不研究等问题,驻村纪检监察员卜亚康定期组织村“三委”班子学习法规政策、召开村“三委”会议、走访信访群众、搞村务财务公开、并利用微信向村干部和村民推送关于作风建设、反腐倡廉的新闻消息,提醒他们不违反纪律、不撞红线。目前,该村各项工作逐渐规范,上访群众明显减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强化管理考核,落细落实“监督重心”。印制了《驻村纪检监察员工作日志》,明确驻村纪检监察员每月至少向区纪工委报告1次工作开展情况,区监察审计局每季度对《工作日志》记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出台了《村纪检监察员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派驻村级纪检监察员工作程序、工作例会、述职考核、工作保密、责任追究等制度,落实了区监察审计局每季度对村级纪检监察员工作实绩实行量化打分,年终根据日常考核得分确定考核结果,且考核结果纳入村级综合绩效考核并报纪工委备案,对年度考核优秀的驻村纪检监察员,年终报请党工委、管委会表彰奖励;对不担责任,履职不力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工作出现重大偏差、玩忽职守造成恶劣影响进行严肃问责。(安康高新区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