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担当作为者鼓劲撑腰 ——安康市扶贫领域容错纠错工作纪实
打印

2017年8月,佐龙镇远景村在启动旧宅基地腾退时遇到一件“麻烦”事。村民唐某已迁出该村16年,旧房年久失修,属于危房,严重威胁周边4户人员安全,但联系不上房主。

摇摇欲坠的土墙随时可能坍塌,时间不等人,一番权衡后,村支部书记张友根果断决定:先将房屋拆除!

之后,房主唐某之子从外地回来,向佐龙镇纪委举报村支书张友根侵犯其根本利益。镇纪委进行核查,张友根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于维护其他村民安全,拆除了农户危房,整个过程未出现谋取利益的行为,事后他能积极协调给予农户赔偿,消除不良影响。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对张友根予以容错纠错。

处理决定作出后,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张友根悬着的心放下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安康市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合理运用为基层干部大胆干事、履职担当配置了“定心丸”。

在“容错”中激励担当

2016年省委“三项机制”实施以来,安康市共对203名干部以及4个单位实施容错纠错,其中扶贫领域容错119人,占总数58%。

宁陕县龙王镇中华村委会主任黄修财、村监委会主任王提学在发放村级互助资金贷款过程中,应部分会员要求,为方便群众办理,采取提取现金或转入个人账户为会员发放借款,违反了有关规定,但无个人截留私分或侵占挪用等现象,2018年10月18日,宁陕县纪委对二人进行容错,分别予以谈话提醒。

镇坪县水利局在实施3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未履行正常程序,为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贫困村达标退出,且无故意规避程序、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的行为,相关责任人被容错。

石泉县城关镇干部廖海龙为推进脱贫攻坚资金兑付进度,出现工作失误,在被容错后表示,“多亏组织及时提醒,给予容错免责处理,今后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还要加强对政策规定的学习。”

安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田沐臣介绍:“容错纠错机制是‘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实践,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将干部在积极履职、努力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偏差,作为容错的前提,具体运用中坚持‘四看’标准,看是否经过民主决策还是个人英雄主义、看是主观故意还是无心之过、看是否一心为公还是个人谋取私利、看是否违反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国家规定不明确、政策界限不明显,从而保证精准容错”

在这些前提和原则下,安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胆运用容错纠错,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在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的同时,营造良好干事环境,有效助力了全市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

澄清正名 还无责者清白

在推进工作、服务群众、先行先试过程中,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一些积极干事、敢于负责、大胆工作的干部有时会受到不实举报。对此,必须及时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不让干部顶“脏水”作事。

岚皋县保密局副局长、城关镇永丰村第一书记张开朝“失职渎职、为群众联系采购的稻种出苗率低,造成经济损失”等问题被群众举报。县纪委核查得知,张开朝等人联系县农资经营部所购水稻属合格品种,出苗率低是因育苗期间供水不匀、苗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岚皋县纪委将调查结果向信访人进行了反馈,同时分别组织召开了县委办全体干部和村“三委”会议,对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澄清了真相,消除了负面影响。

“为敢做善为的干部澄清正名,能够保护和调动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岚皋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岚皋县建立扶贫干部信访反馈和澄清保护机制,对查结的反映扶贫干部的问题线索和处理结果,按期向信访人反馈,还信访人明白;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消除影响,还无责者清白。2018年以来,先后澄清6起涉及扶贫干部的不实问题反映,实施扶贫领域容错纠错7件9人。

市纪委监委和汉滨、汉阴、紫阳等县区纪委监委对经核查认定的不实举报,在征求被举报人意见后,综合考量公开结果的必要性,将结果也进行适度公开,先后召开不实举报公开澄清正名会16次,为受到不实举报的16名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今年以来,白河、镇坪县纪委监委还对捏造事实,编造材料持续重复举报、诬告陷害干部的两起恶意举报,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及时发出“让诬告者付出代价”的警示。

日前,市纪委监委印发了《安康市纪检监察干部澄清保护机制实施办法(试行)》,除对受到错告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保护外,对经核实属诬告陷害的问题线索移交有关部门追责问责。

把紧关口 容错不是纪律松绑

“坚持实事求是,针对应当“容”的错,大胆容错,针对不应当“容”的错,坚决不容”。对此,市纪委态度坚决。坚决防止激励变纵容、保护变庇护,容错纠错成为违纪违法的“挡箭牌”。

旬阳县赵湾镇王庄村为解决该村二组、三组修路占地补偿问题,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同意,将18户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户申报为低保户,套取低保资金7万余元。王庄村的行为虽然经集体决策,没有为个人谋取私利,但侵害的是民政救济资金,属法律明令禁止的弄虚作假行为。市纪委审理室审核后,坚决不予容错,当事人受到党纪处分。

为提升容错案件办理质量和数量,市纪委针对督查检查中各县区、各部门运用容错纠错不同程度存在程序不规范、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2017年统一制订了《安康市纪检监察机关容错工作办理流程(试行)》。进一步规范容错申请、受理、认定、反馈的操作程序、时限、审批、报备、归档等环节。明确全市容错纠错案件由市纪委审理室统一审核把关,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每季度对全市容错案件审核一次。通过逐案审查把关,逐案反馈点评,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容错办理案件的精准度明显提升。三项机制实施以来,市纪委审理室共审查各县区申报的容错案件176件257人、4个单位,不予容错39件54人。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安康市在强力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同时,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极大保护干部干事创业、主动作为,以容错纠错的实施运用,打出了一套刚柔相济的“组合拳”, 为脱贫攻坚护航。(安康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旬阳:全面开展第二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
下一条:岚皋:巡察“利剑”向村级延伸 首轮移交问题线索21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