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纪委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制约,建立起防止权力滥用制约机制。把好“人”权关,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中, 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制定了《旬阳县拟提拔人选差额考察方案》,严格按照《旬阳县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投票表决暂行办法》, 严把程序关、考察关、提名关、选人关等“五个关口”,通过差额选举、常委会票决办法产生了19名拟提拔担任乡镇长人选,17名原乡镇长拟转任为乡镇党委书记人选,9位同志拟提任为副乡镇长和人武部长选和56名乡镇党政正职,扩大了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四权”,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据统计,全县共有102名干部从乡镇领导岗位平稳退出,得到了合理的安置分流, 乡镇领导职数由换届前272个精减到186个,精减率达31.6%。
把好“钱”权关,继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出台了《旬阳县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旬阳县政府采购实行竞价采购暂行办法》等项制度,对年度政府采购实行目录管理,制定了限额标准,初步形成了廉洁采购运行机制。截止9月份底,采购中心共完成政府采购804起,预算采购资金247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2198万元,预算资金节约率71.01%,节约预算资金272万元;制定了《旬阳县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直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 罚没票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财政资金的管理,严格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据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设立帐外帐,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帐户。进一步强化了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管职能,严格收款收费的控制 ,杜绝资金体外循环。
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防治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等,有效地防止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工程建设领域,制定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督办法》,实行了严格的备案制度;在房建、交通等建设工程中推广了工程质量清单评标法,凡3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监察局均派员对其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并与建设单位签定《工程建设廉洁责任书》,堵塞漏洞,保证重大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公正、公平进行;在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领域,全面推进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在医药购销领域,县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医疗卫生单位新特药品大型医疗设备购销管理暂行规定》和《设备、药品采购流程》,在全县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了药品、医疗器械公开招标采购制、采购结果审核备案制和公开公示制,对市上统一采购的药品,一般要求参照市场价格,结合旬阳实际进行二次议价,实行一定幅度的降价购进,从而减少了医药购销过程中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率。
三是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维护群众利益。积极参与通村水泥路建设、矿产业开发秩序整顿、矿产业非税收入清理、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基层卫生院建设、中小学校改建、教师招考、电视台主持人招聘等多项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并对通村水泥路等10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党家坝小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1宗,挂牌面积78860平方米, 有效地防止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围绕小康高速、襄渝复线、蜀河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6起,对3名责任人分别实施了警示训诫。
四是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促进全社会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良好风尚的形成。今年以来,我县以学习贯彻党章为主线,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全县共组织知识竞赛、演讲赛43场次,16个部门、行业的代表队和15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县决赛,8712名干部职工参加了“红船杯”全国知识竞赛。广泛开展“廉政歌曲大家唱”活动,“七、一”前夕,各乡镇相继举办廉政文艺晚会和歌咏比赛,县纪委、监察局在祝尔慷广场组织举办了“清风颂”廉政歌曲大赛和廉政文艺汇演,26个部门和行业的1200名党员干部参与演唱,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推进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形成。
文章来源:(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