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突出“三化”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管理水平
打印



    今年以来,汉滨区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过程,突出“三化”实现“三提升”,即突出人性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突出制度化,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突出科学化,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一是以以人为本理念,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2001年建立的区政务大厅,现已经成为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将工商、国土、公安、军转安置、卫生、人事代理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政务大厅管理,并对政务大厅的服务工作,实行日报告、周检查、月通报、季评比、年奖惩制度。对于没有进入区行政服务大厅部门的便民服务工作,要求涉及的股室应办事项,统一在一个窗口办理,方便群众办事,避免群众办事寻不着门、找不着人。今年,汉滨区又把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列为全区社会服务工程之首,不断巩固、完善、提升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区投资近500万元,抽调中心工作人员160余人。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六有”,即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建设方案和工作方案、有服务人员和办公场所、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有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有微机管理和软件资料。全区有26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已经建成并正式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占到全区总村数的30%,全区基本形成了“区上有大厅、部门有窗口、镇办有中心、村组有站点”的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以执政为民理念,健全为民服务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沟通对话平台,推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约访和机关干部大走访活动,设立区长信箱、意见箱、公开群众热线、举报电话、网上信访等方式,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及时化解和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公检法调解机制,建立相互穿插、协调一致、共同调解的矛盾调解对接机制。坚持日常调解、定期排查、专项治理和突击集中排查相结合,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办法,促进信访事项案结事了。实行重点信访案件和突出问题领导包案和集中交办制度,充分发挥纪委牵头抓总作用,努力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及时妥善化解。健全和完善权益维护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权益维权机制,积极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加强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工资集体协商、改善劳动环境等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利益,坚决杜绝拖欠职工工资,侵害妇女、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等现象发生和存在。健全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讨和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时,建立评估论证、专家论证、领导决策相结合的重大重要事项的决策机制,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和承受力,确保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健全和完善分类施策教育引导机制。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道德工程建设,引导带动群众提升素质,调整心态,营造“理性、包容、诚信、向上”的社会风尚;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热点,加强重点信息的分析研判和提前预警,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开展党纪法规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等教育活动,增强干群党纪意识和法律观念。健全和完善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工作预案,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坚持领导靠前指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妥善回应社会关切热点事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以只争朝夕理念,完善效能监察体系,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先后建立《汉滨区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办法》等,完善了行政效能工作体系、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组织体系,建立了目标量化考核、工作过程考核、日常监督检查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健全了“一项工作部署、立即督促检查、发现工作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发现效能问题、立即责任追究”的工作程序,进一步发挥了效能监察的作用。目前,汉滨区效能建设已成为推进全区工作的有效抓手。

文章来源:汉滨区纪委


上一条: 安康市纪检监察信息改稿会在石泉县举行
下一条: 镇坪县对49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法规考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