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会议不摆鲜花、水果,压缩会议时间,没有横幅;12个镇全部成立了廉政灶,领导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用餐在各镇廉政灶,并按规定结付食宿费用……
这样的变革源自于一场自上而下的作风建设,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白河迅速行动,狠抓工作作风建设,以好作风凝聚发展正能量,以务实勤廉树立社会新风气,为美丽富裕新白河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建章立制抓长效
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白河县委先后8次召开常委会议,集体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七条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认真开展三公经费及会议费自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活动、严禁奢侈浪费等方面,对改进工作作风作了具体规定;从纪律要求、具体措施、督促检查、问责惩处方面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落到实处。
改进作风——深入群众解难题
以“包百村、联万户、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该县31名县级联点领导联系全县31个重点村,124个部门包建全县124个行政村,2790名县镇村干部包抓全县48640户群众,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听民声、察民情。全县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政策、带着问题深入农户家中,与群众“串门子”、“结对子”,全面了解联户群众收入构成、困难问题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050条,其中共性问题129条,个性问题921条,建立《民情信息档案》4.8万余份。
抓服务、顺民意。建成了县政务大厅,内设业务窗口14个,综合服务窗口2个,提供服务项目70个。建成74个县级便民服务窗口,12个镇级便民服务大厅,128个村(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室),形成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2013年共受理事项48342件次,办结事项48291件次。
解难题、促发展。全体党员干部在走访调研工作中,及是化解各类矛盾,并积极帮扶群众发展。2013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13件,成功调处491件,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2万件。
清风正气——勤俭务实树新风
2013年6月17日中午1点钟,白河县政府主要领导冒着30多度的高温天气,徒步20多里,历时3个多小时,察看西营镇安岭村鹰嘴崖滑坡点,现场办公处理问题。
“没有想县长能步行20多里山路,全身衣服都是汗,一会儿也不休息,现场察看问题,这让我很感动”安岭村村民周晋军说。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白河县深入贯彻“八项规定”落实,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新风正气。
——规范建设廉政灶37个,各镇实现公务接待全部在镇廉政灶,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6.9%。
——严格“三公”经费开支,“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1.9%。
——全县60个县直部门和12个镇办公用房进行了全面清查清理、督办整改。72个单位办公用房符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要求。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实现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奢侈浪费行为的公款费用零支出。
——完成生产总值40.7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2.4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8元,分别增长13%、13.6%。
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促规范
白河县纪委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对违反《八项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抓一批典型,公开曝光。2013年成立暗访组10个,开展明查暗访12次,检查单位101个,通报单位24个,转立案10件,查处案件21件,处理干部72人。共查处党员干部各类违纪违法案件30件,结案3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4人,其中开除党籍4人,行政撤职5人。
务实勤俭聚能量、新风正气促发展。白河县在深入贯彻“八项规定”中,狠抓作风建设,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设美好富裕新白河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