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一名“新兵”,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不到半年,可就是这短短的五个多月里,让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上班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到纪委监察局宣教室工作,分管宣教室的纪委常委给我讲,干纪委工作,是个得罪人的活儿,有时候还挨骂受气,当时的我满脑子都是不解和困惑,甚至还有一丝的抗拒,带着这样的情绪开始了我的纪检监察工作生涯。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纪检监察工作,在我的印象中,它专业性很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不苟言笑、让人生畏。
前不久,马上下班时间,接群众短信举报,辖区办事处一个村委会主任给孩子大操大办满月宴,委局领导临时安排我和一名经验丰富的室主任去查处,我们立即带着摄像机驱车前往酒店,到酒店发现果然和举报人爆料的相印证,酒店中午只有二楼设有礼台,有一群人在那里上礼,主任很有经验的给我说,肯定就是这家,我们分头行动,让我先用摄像机固定证据,当我拿着摄像机正准备录像时,这时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恶狠狠的冲着我说,你们是干什么的,谁让你在这拍的,赶快走开,不然就揍你。不一会儿,整个楼层都布满了他们的人,让我无法靠近拍摄取证,我心想,这案件无法取证了,正在这时,主任给我使了个眼色,我随机就走开,摆脱了这些人。随后主任说,我们先下楼,原来他已经用手机把当事人在酒店收礼的证据已经固定下来了。他立刻给当事人所在办事处的纪委书记打电话,不一会儿,办事处的纪委书记过来,我们把已经在酒店调查取证的视频资料交给该纪委书记,当事人在铁的证据面前,承认自己违规给孩子办满月酒的事实,甘愿接收组织的处理。
“写”是搞好整个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搞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离不开媒体,而媒体几乎都与“写稿”二字有关,电视上需要新闻,仅有画面不行,必须有一篇有条有理的稿件配合才能显示出新闻的威力。报刊、杂志、网站上的宣传,就目前为止文字占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篇幅,如果没有“写作”上的硬功夫,那么,要想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上见到一篇豆腐块般的文章也是难上加难。怎样写稿,这里主要是宣传报道方面的稿件,就成为我写稿面临的一大难题。我虽不是什么写作上的高人,但通过无数次投稿的失败和后来的用稿成功实例告诉我,写作也得讲究“口味”,找对“销路”的行业,要不然即使写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就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文章而言,在写作的框架上,不能过于强调美感,而应该遵循监督执纪问责这个中心,瞄准正负两级,写好网评文章以及把握好“时、度、效”的有机统一。找准方向后,我开始反复研究中国纪检监察报的各个版块。一个月后,我的稿子陆续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有图片新闻、工作动态、工作点滴、小散文(文化周刊版块)、书评(历史周刊版块)等栏目上稿。
每当收到中国纪检监察报给我寄来的样刊时,我终于体会到了那种全身每个细胞都透着喜悦的舒坦。看着面前收集厚厚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五个月来的工作历历在目,短短的五个月里我不仅学到了纪检监察工作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也了解到了其他工作领域的一些知识,原本对基层工作知之甚少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对镇办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纪检监察干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劳和隐忍。加班加点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有的还要面临亲人的不解和埋怨。“战友们”压抑着对亲情的不舍、对家人的愧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清贫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五个月的时间,我也明白了我们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心动魄,我们只是做着平凡的事!虽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为少数人理解,但我们身后站着的是渴望清廉社会的广大群众,作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愿和我的“战友们”携手共进,用我们的努力和智慧,给人民带来正义、平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