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康市纪委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立足市情实际,注重探索创新,着力打造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和宣传教育工作新亮点,创新构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新常态,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警示教育新载体。市纪委近期下发实施意见,创建“六个一”警示教育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一是建立一批警示教育基地。以安康监狱、县区看守所为依托,完善警示教育功能,由市县区纪委挂牌,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到市、县区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二是制作一部警示教育片。市、县区纪委以本地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内容,制作一部警示教育片。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三是编印一套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读本。以发生在本地、本部门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基础,每年编印一套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读本,教育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敬畏法纪,自觉守纪律、讲规矩。四是讲一堂警示教育党课。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每年举办一次警示教育会,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讲一节警示教育课,警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坚守防线。五是建立一个警示教育网络体系。以市、县区党风廉政网站、市直部门单位网站为平台,构建市、县区纪委联动、覆盖全市的警示教育网络体系,各网站设置曝光台、法规制度、纪律审查信息发布、学思践悟等板块,提高对全市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和监督水平。六是通报一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对本地、本系统、本单位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时进行通报,形成震慑。在工作推进中,市县(区)纪委联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围绕“六个一”载体,整合资源、发挥功能,逐步实现警示教育全覆盖,切实增强了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拓展廉政文化新阵地。在提升廉政文化“六进”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廉政文化阵地,搭建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平台。一是横向拓展廉政文化“新三进”。创新开展廉政文化进景区、进公园、进新型社区“新三进”活动。结合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旅游资源,创新实施廉政文化进景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今年以来,该县又结合“五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以“清廉、文明、勤俭、和谐”为主题,在10个社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不同社区不同廉政文化特点,带动全县廉政文化发展。在安康高新区,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公园,在文化旅游公园建设中,市纪委加强指导协调,融入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廉政文化的符号和元素,着力打造安康精品廉政文化新的示范点。二是纵向延伸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巩固提升全市已建成5个省市级廉政教育基地,370个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市、县(区)纪委加强对基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指导,有效加强对全市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旬阳县纪委积极探索,着力打造省市县镇村五级教育基地阵地,形成以省级红军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市县级旬阳廉政教育基地、镇级麻坪廉政教育基地、村级棕溪镇王院村廉政教育基地为主体的廉政教育网络体系,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廉政教育基地全覆盖,为开展不同层级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余地。三是丰富廉政文化活动。结合安康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市纪委着力打造南环路廉政文化一条街。结合“书香安康”建设,开展学党史、读经典、颂廉洁等全民参与的主题阅读活动。白河县组织开展“义写春联送祝福”和廉政主题灯谜晚会活动。宁陕县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上舞台、上大赛、上墙面、上微信、上微博、上网站”的“六上”活动,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
开启廉政宣传新格局。7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头条和“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播出《汉阴沈氏家训》专题,人民网、新华网和省市地方网站、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转载播放,节目内容受到网友、读者的热议和好评,成为安康市纪委大力弘扬安康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廉政宣传教育的精品力作。市纪委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中,聚焦主业,精准发力,先后组织策划了2014年工作回眸、贯彻落实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解读、书记谈落实“两个责任”等专题和专栏宣传。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纪检体制改革、岚皋“统派直管”县级部门纪检组、石泉县建立巡察制度等创新做法进行了重点宣传。建立了省、市纪委官方网站对纪律审查信息同步发布机制,今年已发布纪律审查信息9件。建立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上报舆情信息13期,妥善应对处置了安康烈士陵园豪华墓等重大舆情。同时,积极推动廉政微博、微信、微讲堂、微公益广告、微文艺作品等创作和推送工作。宁陕县纪委推出“清风宁陕”微信公众号,紫阳县纪委开通手机报,市纪委正加快进度尽快推出微信公众号,不断丰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实现宣传教育工作的精准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