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财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稳步推进财政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财政源头治腐工作。
一、全面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一是细化预算编制。从预算源头抓起,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厉行节约的要求,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切实压缩一般性支出,按照“零增长”的要求,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支出;二是加强支出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勤俭执政,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试点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按照省、市财政部门要求和部署,一是开展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在进过充分调研、多方采集数据后,选定了财政局等4家一级预算单位进行公务卡试点;二是县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有效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
三、全面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了《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和《紫阳县国家投资项目招标评标定标管理办法》;二是不断拓展集中采购范围,认真把好采购组织关、评标定标关和验收结算关,严格管控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采购效益大幅提升。今年完成了中小学教学设施、垃圾处理场防渗材料、村级卫生室硬件设备等集中采购268批次,节约资金430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5.7%;三是进一步强化工程招投标管理,以优化竞争环境,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全面推行合理低价评标法和二次报价,招投标工作中严把最高限价审核关,合理设定招标控制价,狠抓监督管理,围标陪标、挂靠转包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顺利完成了保障性住房、中小学校舍等106个项目的招标工作,节约资金8661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6.9%。
四、全面落实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落实防治“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各种措施,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小金库”问题的严重危害和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明彻底清理“小金库”的坚定决心;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任务的通知》,对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进行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形成18项具体建设任务,逐步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防治“小金库”制度体系;三是注重日常监管。把“小金库”治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会计监督检查、中央专款监督检查等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小金库”治理的综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