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紧密结合实际,从强化监督检查、作风建设、教育监督、专项治理、基础建设等入手五化并举,全面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监督检查常态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把重点抽查与日常管理、定期检查与专项督查结合起来,对工程项目、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开展监督检查,特别是交通水利、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双创、“三资”管理、招商引资等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作风检查精细化。认真落实市委关于作风转变的“十个严禁”要求,狠抓“六小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以“连心工程”为载体,加强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的检查力度。强化重点部门干部行风政风评议专项检查,对照干部日常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公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对干部到岗情况、履职情况、公款宴请、会议纪律、公车私用和领导干部私驾公车等方面细化量化,纳入年度考核。2011年重点评议了公安、国土等10个部门,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检查6次,并创建市级“人民群众满意优秀基层单位”9个、省级人民群众满意标兵单位1个。
教育监督多样化。依托“大宣教”格局,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组织廉政征文、知识竞赛、家庭助廉、廉政歌曲传唱等活动,全面推行“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完善案件线索通报、协同配合、案件移送、联席会议等反腐败协调制度,深入推进述职述廉、任前考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2011年建成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3个。
专项治理信息化。集中开展工程建设、公务用车、“小金库”、论坛庆典研讨会等专项治理,率先在全市公众信息网上建起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企业诚信体系公开专栏,全面落实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投资评审等制度,并利用专栏、广播、有线电视、网站等将其对外公布。2011年监督全县政府投资项目120项,拒付各种不合规支出271万元,审减资金389万元。
基础建设科学化。健全完善村务监督机制,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集“三资”管理、效能监察、公开监督、教育培训、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多功能便民服务中心,健全涉农沟通协调机制,实施阳光村务进万家工程。全县12个镇和县直涉农单位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全县98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便民代理服务室。
文章来源:宁陕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