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打造了一支“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强化组织领导,增强纪检监察队伍战斗力。注重强化县纪委领导班子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中纪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明确了县纪委领导职位职数设置,配置了6个正科职位和9个副科级职位,强化了工作力量。2011年纪委换届,县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县纪委班子超前进行选配,调整后的县纪委班子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平均年龄43岁,本科以上学历5人,整体合力明显增强。注重强化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合力,健全网络体系。县纪委加大协调力度,机关编制数由之前的20人增加至25人,选调了5名优秀年轻的高学历干部到县纪委工作。积极促进干部交流,五年来,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先后有31名干部得到提拔交流使用,干部交流轮岗面达到93%。在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增设副科级纪检委员,对政府办纪检组等30个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充实了派驻机构力量,强化了对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加大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提拔轮岗交流力度。在2011年乡镇换届工作中, 10名乡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提拔重用担任乡镇人大主席职务,为12个镇配齐了素质高、能力强的乡镇专职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平均年龄34岁,配备了5至7名镇纪委委员,落实了专兼职纪检干部待遇。全县98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村监委会,配备了监委会主任和委员,落实了监委会工作经费。
二、强化教育培训,打造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我们将增强业务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注重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坚持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推行每周一纪检干部上讲台制度,由委局干部轮流辅导业务,每周五为支部学习时间,主要学习党建方面知识。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扩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定期自办纪检干部培训班,邀请市、县专家进行专题辅导。五年来,县纪委自办培训班8期,培训纪检干部486人,先后选送149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上级调训。二是强化岗位培训。选派纪检干部到临时性机构和重点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切实提高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组织纪检干部到跟班学习和协作办案培训。每年确定5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向县纪委常委会述职述廉。三是注重调查研究。建立了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制度和调研督导制度,每名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到联系点调查研究不少于5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和任务,每年确定调研题目分发到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今年来,县纪委各常委深入镇村、部门、企业调查研究50余次,形成了12个调研成果,各镇、各部门形成调研文章43篇,为常委会科学决策、部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强化改革创新,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纵深发展。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颁布的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整体推进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纠风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围绕省纪委反腐倡廉13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制度建设“深化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镇公务接待“廉政灶”、便民服务代理、药品“三统一”等制度,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政府举债、公务接待、会议费用、通讯费用管理的办法措施,着力控制和压缩“三公”开支,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中。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先行试点、逐步完善,先后出台了《建立查办案件联查联审协作区暂行办法》、《纪检监察案件公开审理实施办法》、《向重点项目派驻监察室和监察员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监管有力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抓好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注重做好案件线索排查,切实加强案件审理和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案件线索通报、协同配合、案件移送、联席会议等反腐败协调制度,整合执纪执法部门的资源,增强了办案合力。今年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点名接访144件,办结134件;受理范围内信访举报23件,初核20件,立案5件,结案5件,党政纪处分5人。
四、强化作风建设,塑造可亲可信可敬良好形象。作风问题直接关系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形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把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纪检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树立了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良好形象。一是抓制度,提供机制保障。把制度建设与效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修订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请销假制度、公务派车和车辆管理制度、月考核工作制度和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16项制度规定,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抽查和督查,以严格的纪律约束纪检干部的行为。二是抓考核,提供管理保障。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推行“一月一考核、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总评”的考核机制,细化分解考核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模、干部考核、轮岗交流相挂钩,形成了“领导有任务,科室有压力,机关有奖惩,相互争一流”的良好局面。三是抓督查,硬碰硬除顽疾。认真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针对机关干部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办事“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成立了活动暗访组,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查岗、模拟办事、录音录像等方式“跟踪问效”。先后开展24次明察暗访,查处干部作风及效能建设方面的案件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实施警示训诫106人,纠正有关问题32个。四是抓帮扶,密切联系群众。县纪委全体干部深入包帮村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落实了帮扶措施。干部职工自发捐款发展土鸡养殖,实施了人饮工程,修建了连户路,协调房屋和水泥修建活动室,联系安装健身器材方便村民锻炼健身,既解决了帮扶村“致富难、行路难、吃水难、文化生活贫乏”四大难题,又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文章来源:宁陕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