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人民检察院把预防职务犯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监督。强化行业系统预防,预防职务犯罪范围已延伸到金融、税务、电力、城建等部门和行业,个案预防率达80%,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职务犯罪发生,职务犯罪发案率明显降低,实现了县域经济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协调发展。
一是预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主管副检察长任副组长,党组成员为组员的“侦控防”一体化预防工作机制,各科长为本科室第一责任人,实行层层负责制,将预防职务犯罪任务目标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对预防工作开展情况,还实行了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动态检查考评机制。率先在全市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办法》,规范了预防职务犯罪内部协调工作,推动了预防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是形成社会化大预防网络。坚持“依靠党委领导,结合检察职能,突出工作重点,讲求预防实效,服务经济大局”的预防工作原则,率先成立了“石泉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并在辖区的工商、税务、金融、交通、国土、电力、城建、技术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和部分乡镇、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成立了27个预防联系点,在全县形成了预防网络。
三是丰富预防工作内容。以出庭支持公诉为阵地,就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深挖犯罪根源,对旁听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释法,一案一回访”。会同控申部门制作宣传牌,印发宣传册,到辖区繁华区域县城中心广场、主要街道设立“法律服务站”,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接受举报,开展法制宣传。对交通局、电力局、税务局、技术质量监督局等部门重点人员上了法制课,其中主管副检察长亲自上法制课13次,受教育人数600余人;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营造学廉尚廉的社会风尚,努力把廉政文化贯穿于预防职务犯罪始终,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走进机关、社区和家庭。组织十几个单位的重点部门工作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使观看的干部职工触动很大,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效果。县地税局建立文化室,编排了文艺节目,所编排的文艺节目在安康文艺廉政节目表演中获奖,做到事事的警示,项项有提醒;到发案单位召开有关人员的座谈会,分析发案原因,堵漏建制,发出检察建议21份,发案单位都予以采纳,均已得到落实,收到了“办一案,治一片”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国有企业县水泥厂在改制中发生窝案,结合办案撰写的国企业改制的预防对策及建议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
四是加强重点行业和公共投资领域的专项预防 。为遏制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率成上升趋势,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院领导带领预防科干警到县人行进行调研,积极配合银行开展的“视规章制度如生命,视违章违纪如扫雷”的活动,给100余名金融从业人员举行了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使该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向各成员单位发放编写的法律宣传资料300余份。
对工程招标,签订“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协议”。选择了辖区省、市、县重点项目:喜河水电站投资7亿多元资金的重点工程、4000多万元的县城向阳路改造、2300万元的通乡油路工程等工程开展专项预防。先后深入到10多个工程的现场,与建设单位签订了“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协议”,防止“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犯罪案件发生,打造阳光工程;工程进行到哪里,预防工作就做到哪里。与县纪委、监察局领导一起对开标、评标等过程临场监督,对工程环节进行跟踪同步预防,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实现重点工程项目出现职务犯罪零举报。
五是抓好预防宣传扩大预防职务犯罪声势和效果。着手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信息库,为反贪局办案提供查询服务。编发《预防信息》、《罪案分析》,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推动各部门、各单位预防工作;县交通、电力、税务系统进行的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新闻在县电视台多次播放,使预防职务犯罪警钟经常在公职人员眼前出现,耳边响起。去年6月,县广播电视台播放的“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来参与”的预防公益宣传活动,拉近了检察机关与普通市民间的距离,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信心。
文章来源:(石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