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认真落实省纪委《关于在全省县级纪检检察机关推行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的意见》,以服务群众、倾听民声、解决民困、民怨为重点,采取“七项举措”建立健全了信访举报处置反应机制和体系,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并主动接访,给“民情直通车”加油提速,确保制度深入推行并高效落实运转。
建立信访处置工作联席机制。成立了县、镇、村信访处置联席会议,按照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模式,包联干部定期对辖区内群众信访情况进行摸排,详细掌握资料和信息,每日向县级报送本单位当日来访情况,要求信访事件传达自发生到报送到县联席会议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县联席会根据信访诉求方向,确定主办部门并限时办理。同时将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各村一把手确立为联席会议责任人,遇有信访事件实行责任倒追,凡发生在本辖区范围内没有及时处置和办理造成群众越级上访的,严格追究其责任。
建立民意导向的信访调查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镇村(社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效果、社会治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对群众反映一般的进行约谈,对工作不主动、群众观念淡薄的进行警示训诫,对因工作失误造成群众上访进行严肃处理。
建立民事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县政法委、公检法机关等部门成立民事纠纷调解中心,采取大厅式办公,公示各种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开群众办事程序,制定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接待、一个干部全程服务、一个领导全程负责、一件纠纷解决大家满意的工作机制,让纠纷受理在这里、把矛盾化解在这里,让群众阴着脸进门,笑着脸出门,切实解决信访工作中的涉法涉诉问题。
巡回下访与群众 “零距离”。落实了巡回信访工作专用车(陕G56686),制作了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宣传牌;开通了信访举报电子邮箱(zyjwxfjb@163.com),设立了两部举报电话(12388;0915-4428401),开展到镇、村(社区)、组巡回接访,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和沟通,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能当面答复的给予现场答复解决,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问题当面向群众承诺办理时限,实现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访。
谁来接访群众说了算。在县、镇、村三级深入推行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公布接访领导分管工作和联系信息,群众想见谁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实现,切实把接访人的选择权交给了群众;同时在各镇及县直重点部门设立了“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信箱,由设置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或负责信访工作的人员于每周五开箱收阅信件,并按照信访处置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加强人员和“四有”配备。以贯彻落实“三转”工作为契机,加强人员配备,各镇各部门除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外,设专职纪检干部一名,没有设纪委(纪检组)的部门(单位)至少设一名兼职信访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并做到“四有”,即:有信访接待阵地、有文件柜和办公桌椅、有登记簿册、有信访工作案卷。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考核。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的工作平台、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进行信访举报。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工作纳入党风廉政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在党风廉政考核时酌情加分;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予以一票否决。
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到镇、村、组巡访7次,共接受群众政策咨询130余次,反映问题70余件,当场妥善解决并答复50余件,转办并处理到位13件,真正实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