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白河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实践平台,整合力量,创新载体,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整合力量,多部门联动
以创建安康市廉政文化“六进”示范单位为契机,整合多方面力量,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融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家庭等具体工作和生活之中。年初,召开了全县宣传教育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了县直机关工委、县总工会、经贸局、农业局、民政局、妇联会、团县委等部门为创建示范单位的牵头单位,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宣教联席会议成员部门采取不定期的工作督查和检查,确保“六进”活动取得实效。
创新载体,多方式互动
结合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白河地域文化特点,以春节、元宵、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活动为契机,农村和城市社区组织老年秧歌队、合唱队和小型伴奏乐队传唱廉政歌曲,县上各相关单位在休闲场所、社区等地段展示廉政文化图片,发放廉政文化宣传单。如茅坪镇枣树村在“七一”前夕,组织村民开展了“建廉洁新村”为主题的文艺活动,有舞狮队表演、农民自产蔬菜“大比武”等活动,将廉政渗入各项文艺表演中。县纪委结合“三下乡”活动,组织有关部门编排以“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送廉政文化下乡”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深入各村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喜闻乐见,贴近群众,贴近现实,做到得风细雨,润物无声。
有机结合,多层次联动
不断扩大廉政文化传播面,把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干部普法教育等有机联系起来,渗透到各个方面,熔思想政治教育、党纪条规教育、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为一炉,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如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中,民政局在机关办公室悬挂廉政书画和伟人的警言警句;地税局设立廉政文化展示厅集中展示廉政书画和廉政工艺品,单位工作电脑上设置了廉政屏保,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中,同全县346名科级领导干部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书”,向领导干部家属寄发廉政明信片,在约束领导干部的同时号召领导干部家属积极当好“廉内助”,构筑了家家把好廉政关的格局;在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中,城关镇桥儿沟社区充分利用民间乐队开展演出活动形式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廉政教育。
构建机制,多制度推动
按照《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要求,制定了《全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廉政文化建设进行长、中、近期规划。每年初,出台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预定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统一要求,相继制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方案,层层明确任务。同时,推行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强化各部门各单位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
文章来源:白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