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改革中探索发展,在实践中突破创新,牢牢筑起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道防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夯实基础 构建责任网
石泉县按照“领导抓、抓领导”的思路,不断强化基层纪检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力建设,重点抓好责任目标考核和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则,群众积极参与,纪检组织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网络。
该县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在班子换届中,11镇193个村18个社区都对监督委员会进行了集中换届选举。县上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村民监督委员会运行工作意见》,规范了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落实了工作报酬。结合全县三级纠风网络建设,每个村从村民代表中选聘了3-5名纠风(廉政)监督员。每年还会同有关单位对镇、村两级纪检干部和监督员进行轮训。全县村监委会作用得到发挥,先后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987个,提出意见建议1856条。
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工作台账制度,每年初将各项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并实行日常督查、年中检查、年底考核工作倒逼,并及时下发整改书。还实行县、镇纪委委员包抓联系点制度,运用好“一票否决”,督促各级党政“一把手”切实负起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强化考核兑现和案件查处。近三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19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5人次,其中涉及镇村两级党员干部51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15人,涉案资金115万元。
宣传教育 筑牢防火墙
“勤以敬业,俭以养德,苦以励志”……行走在石泉城乡大地,一幅幅公益广告,一场场文艺演出,一条条廉政短信,一帧帧廉政书画,一次次专题讲座犹如一阵清新之风,沁人心脾,育人心理。
该县坚持把反腐倡廉廉洁宣传教育作为加强村“三委”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廉政文化“六进”为抓手,依托廉政教育基地、党风廉政网、廉政文化宣传橱窗、廉政文艺作品巡演等平台,大力宣传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和要求。聘请15名廉政教员,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国家惠农政策和党纪法规。对236名新任村干部进行了警示提醒谈话和廉政知识培训,还编发《农村干部廉政知识小手册》“口袋书”500余本,节假日发送廉政短信。同时,还利用通报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宣教片等形式,加强村干部警示教育。同时,大力培育村级廉政文化协会、社团组织30余个,创建廉政文化示范村20多个,为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筑起一道防火墙。
便民服务 建起贴心屋
不久前,两河镇艾心村二组的留守在家陈大妈听说自己养老金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她来到家附近的村便民服务室,由工作人员在pos机上给她取了400元钱,并在旁边商店购买生活物资。像陈大妈一样,该县10余万的新农合参合着看病报销结算,也通过一张卡--“就医卡”,在县内外有结算系统端口的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实现就医报销,并就近或在家就可享受金融取款服务,这是石泉今年深化便民服务,方便群众新举措。
石泉县山大人稀,居住分散,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弱病残,下山进城入镇到村办事极为不便。该县在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211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室,在1175个组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劳动就业、国土规划、农经农技、林业水利、合作医疗、文化教育、综治信访等服务项目进驻镇、村(社区),实行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办结时限、投诉电话“六公开”,全面落实了窗口直办、电话预约、主动上门、村组代办,做到了服务网络、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流程和工作制度“五个全覆盖”,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仅今年上半年,全县镇村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多件次,化解信访问题1000余件。
机制创新 筑好监督哨
“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提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不竭动力。”石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徐杰介绍说。今年来,以全市纪检系统开展的“创争出”活动为载体,全县各级纪检组织围绕农村当前存在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以项目化管理方式推进制度创新,有效破解了基层党风廉政工作难题。
“五步三公开”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按照“党员搜集民意、支部形成共识、村民会议决定、村委组织实施、村民监督委员会验收评议”的“五步”和“公开申办事项、公开决定内容、公开实施结果”的程序,把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责进一步明确,把村级重大事项和村民要办的事公开化、制度化,规范村级议事决策,使过去“三委两张皮、干部做群众看、三不打时闹大院(政府)”现象得到扭转,而如今在通村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移民搬迁等民生实事中表现出的是干部群众合力干的景象。
“一理一管一审” 锁住村上 “钱柜子”。针对一些村一村多账、人走账失、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公款私存、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现象。石泉县积极探索民主理财、村财镇管、财务审计制度,通过“一理一管一审”为村级“钱柜”巧挂三把“锁”,结结实实锁住村级的“钱柜子”,着实让村民放心、村干部清心、集体财产安心。
“村务公开备案制”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村务公开备案制进一步明晰了公开内容、时限及责任人。要求负责“村三务”公开的责任人,在发布公开内容的同时,每季度的月末由村监委会主任将村公开内容的复印件等交存件报镇纪委备案,并接受监督检查。
“双述双评”是骡子是马评评知晓。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村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村干部作风直接影响到民风。村干部何德何能,廉不廉洁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通过召开群众参与的双述双评大会,当面自我评价“晒绩廉”,群众质询“释疑惑”,民主测评“问民意”,综合考评“定优劣”来确定你的价值表现,决定职位去留。
激发创新活力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我们积极鼓励各镇、各部门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致力提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石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徐杰介绍说。
近年来,该县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大力开展以“全县创优秀、全市争先进、全省(国)出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创争出”活动,积极鼓励各镇各部门结合实际创特色、创品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县经过认真筛选论证,确定14个重点“创争出”课题,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和《考评办法》,分别召开镇和县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座谈会,对“创争出”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坚持日常督查、半年检查、定期通报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汇报会、情况说明会等形式,强力推进活动开展。
各镇、各部门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了一系列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新举措。在民主管理方面,两河镇推行了“村务公开”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在村级组织中全面推行“五步三公开”的民主决策制度。在干部考核方面,云雾山镇探索建立了村级目标责任考核“1+Ⅹ”的考核办法;饶峰镇实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迎丰镇实行干部工作“五定”制度和“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在干部监督方面,后柳镇实行离任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池河镇推行村干部“双述双评”制度;中池镇实行干部去向公示牌制度。在资金监管方面,全县镇村两级推行了“村财村用镇监管、镇财镇用县监管”制度;各单位在资金支出上坚持执行“3+1”财务联审汇签制度;县财政局推行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直通车”兑付工作制度。在干部关爱方面,各镇都实施了以廉政灶为主的“五小工程”建设,有效加强了干部管理,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去年4月,全省推行便民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石泉召开;今年6月,全市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在石泉召开。与此同时,该县“五步三公开”、“五小工程”、“3+1”财务联审汇签制度等创新做法也相继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形成了亮点纷呈、多处突破、全面推进的生动局面。
抓党风,风清带来城乡美;促廉政,政通换得万民欢。石泉县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创新和突破,让村村落落都拂清风、存正气,丹青大地处处都充满了生机和魅力,他们正以昂扬的姿态实现新的追赶与跨越。